“西方集体倒戈!”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一场席卷全球的“承认潮”正在上演。 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7月底就率先放话了,说法国要在9月联大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他这一开口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英国首相府紧接着就跟进,表示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实质行动结束加沙地带的惨状,英国将在9月联大前承认巴勒斯坦国。加拿大总理卡尼也立马跟上,宣布加拿大计划在9月联大上承认巴勒斯坦国。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同样确认将在9月联大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还不算完。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9月2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比利时将在联大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卢森堡首相弗里登和副首相贝泰尔也表示计划在联大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会与法国、比利时协调行动时间。新西兰外长彼得斯8月就表示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将于9月做正式决定。葡萄牙政府也就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展开磋商。7月底还有15个西方国家的外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声明,表达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意愿。 这股“承认潮”来得猛是有原因的。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灾难实在太惨烈了。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21个月,造成6万多人死亡,90%人流离失所,大量民众连续几天吃不上饭。饥荒日益加剧,因饥饿和营养不良死亡人数达159人,包括90名儿童。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和军事行动造成了严重的人道灾难。英国首相府都公开恳请以色列改变针对加沙地带的政策。 以色列的一些做法也确实过头了。以议会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法案,要求兼并约旦河西岸领土。以色列还批准了占领加沙城的计划以及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定居点的计划。甚至突袭卡塔尔首都多哈,对哈马斯成员进行“精准打击”,这被许多国家视为不可接受的主权侵犯。 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也让西方盟友看不下去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就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把大使馆迁到那里。2025年2月白宫甚至表示要“接管”“清空”“拥有”加沙。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后美国各部门再也不提“两国方案”。美国还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否决有关加沙地带停火的决议草案,并向以色列提供武器。2024年4月美国否决了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最近美国国务院还拒绝向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及约80名巴方官员发放签证,不让他们参加联大会议。 国际社会对此看得很清楚。目前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4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超过三分之二。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挪威、西班牙、爱尔兰2024年5月就承认了巴勒斯坦国,斯洛文尼亚6月也正式承认。9月12日联大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通过由40多国共提的巴以问题《纽约宣言》。这份宣言支持落实“两国方案”,包含加沙停火、抵制单边行动、加强巴勒斯坦国治理建设等一系列议题。 以色列方面显然急了。以外长萨尔宣称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可能迫使以色列采取“单边措施”。以方甚至考虑关闭法国驻以色列总领馆作为报复。内塔尼亚胡更是声称部分国家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会带来和平,而是“把下一场战争带得更近”。 不过这股“承认潮”意义重大。它标志着西方阵营对巴勒斯坦问题态度的分化。这波承认潮并非个别国家的孤立行动,而是经过协调的集体外交行动。它扭转了“两国方案”日益边缘化的趋势,拉抬了国际社会支持“两国方案”的氛围。尽管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以色列军事行动的目标,但还是给以方施加了更强大的人道主义和政治压力。这也为加沙停火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两国方案”就是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实现巴以和平共存和中东持久和平。现在连美国的传统盟友都集体“倒戈”支持这一方案,美以两国在国际社会确实越来越孤立了。这场承认潮正在改写中东外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