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的妹夫杜重威降辽导致后晋灭亡,自己也惨遭弃市

史海撷英 2025-02-01 20:58:47

尽管身为创基立业的开国之君,后晋高祖石敬瑭的风评却极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为了当上皇帝不惜对比自己小十岁的辽太宗称臣、称子,还割让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幽云十六州。“石敬瑭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刘知远谏曰:‘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敬瑭不从。”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石敬瑭可恶,他的妹夫杜重威同样并非善类——契丹来犯时他轻易投降将后晋政权葬送,可以说是将厚颜无耻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末年,杜重威出生于太原的一个将门世家,其祖父杜兴曾于振武军中官至牙将,其父杜堆金则在李克用帐下担任先锋使。受此影响,杜重威少年时期便追随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当时,李嗣源身边还有一位爱将,那便是日后遭到千夫所指的石敬瑭。同朝为官的杜重威与石敬瑭关系极佳,后来更是迎娶了其妹石氏。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举兵谋反,在契丹首领耶律德光的支持下,石敬瑭顺利灭亡后唐,建立了后晋政权。当上皇帝后,石敬瑭将妹妹封为宋国大长公主,而妹夫杜重威也奉命执掌禁军,可谓颇受器重。次年六月,临清郡王范延光趁石敬瑭前往汴州巡视的机会发动叛乱,并说服了率军前来平叛的巡检使张从宾。

没过多久,叛军接连攻占河阳府、河南府等多地,并在攻陷汜水关后兵锋直指汴州。危急时刻,石敬瑭拜杜重威为昭义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命他前往汜水关据敌。在与叛军交战的过程中,杜重威接连取胜,很快就夺回了汜水关,张从宾则在兵败逃亡时不慎溺水而死。

此战过后,杜重威升任潞州节度使。天福三年(938年),粮草已尽的范延光无奈投降,杜重威凭借平乱之功被先后加封为忠武军节度使、天平军节度使,不久后再被升为了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天福六年(941年),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因为不满石敬瑭对契丹人卑躬屈膝、一味妥协的态度而起兵造反,石敬瑭听闻消息立即动身北上,打算亲自对其进行劝谕。与此同时,与安重荣早就暗中勾结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也宣布起兵。一时间,安重荣、安从进对石敬瑭形成夹击之势。“帝闻重荣反,壬辰,遣护圣等马步三十九指挥击之。以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招讨使,安国节度使马全节副之,前永清节度使王周为马步都虞候。”

杜重威

这一次,杜重威再度临危受命,以招讨使身份北上讨伐安重荣。由于安重荣麾下的将领赵彦之背叛,杜重威又取得了胜利。次年年初,杜重威攻克镇州,将安重荣斩杀,“及镇州安重荣称兵向阙,命重威御之,败重荣于宗城。重荣奔据常山,重威寻拔其城,斩重荣首传于阙下,授成德军节度使。”并接替其成为了新任成德军节度使。

石敬瑭病崩后,其继承人石重贵因为试图摆脱契丹的控制,“初,出帝立,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而已,大臣皆知其不可而不能夺。”引得耶律德光率大军南下。契丹兵马来犯之初,石重贵亲率禁军北上,刘知远、杜重威也尽力御敌,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随着契丹攻势增强,作战失利的杜重威被围困在了恒州城。缺了统帅的领导,城外各路兵马被契丹人逐个击破。

开运二年(945年),后晋军队经过一番奋战总算勉强击退契丹兵马,但杜重威在听闻耶律德光即将率领大军赶到后立刻选择了撤退。尽管一心求退,但杜重威还是在逃到阳城时遭遇契丹围困,所幸他麾下的符彦卿、张彦泽等将领挺身而出将耶律德光击退,杜重威这才得以逃出生天。“开运元年,加重威北面行营招讨使。明年,引兵攻泰州,破满城、遂城。契丹已去至古北,还兵击之,重威等南走,至阳城,为虏所困,赖符彦卿、张彦泽等因大风奋击,契丹大溃。诸将欲追之,重威为俚语曰:‘逢贼得命,更望复子乎?’乃收马驰归。”

尽管此后契丹兵马频繁南下袭扰,但失去战意的杜重威只顾坚守城池,全然不顾发生在城外的一幕幕惨剧。史书对此记载道:“部内城邑相继破陷,一境生灵受屠戮,重威任居方面,未尝以一士一骑救之。每敌骑数十驱汉人千万过城下,如入无人之境,重威但登陴注目,略无邀取之意。”

后来,为了逃避边关战事,身为边将的杜重威更是不待石重贵允准便动身返回京城。开运三年(946年),耶律德光再度亲率大军南下,为了支援杜重威,石重贵甚至将宫中仅剩的数百守卫都派往了前线供其调遣。然而,杜重威却辜负了石重贵的信任。在兵败被契丹大军围困后,杜重威不顾将士们的反对率众投降,史载:“军士解甲大哭,声震原野。”

刘知远

次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耶律德光则率军北归,离开时并没有带走对他“忠心耿耿”的杜重威。没过多久,刘知远击败并俘虏了杜重威,在杀光其麾下所有部将、官吏后将他加封为了检校太师、太傅、中书令。

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晏驾前嘱托大臣们提防为人反复无常的杜重威。“汉祖召苏逢吉、杨邠、史宏肇入受顾命,曰:‘承祐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又曰:‘善防杜重威。’是日殂。”刘知远驾崩后,杜重威很快被大臣们合谋诛杀。“高祖病甚,顾大臣曰:‘善防重威!’高祖崩,秘不发丧,大臣乃共诛之,及其子弘璋、弘璨、弘璲尸于市,市人蹴而诟之,吏不能禁,肢裂蹈践,斯须而尽。”由于生前劣迹斑斑,他的尸体在被丢到集市后被愤怒的百姓践踏成了烂泥,史载:“肢裂蹈践,斯须而尽。”

作为石敬瑭的好友和妹夫,杜重威曾经有过拥立称帝、平定叛乱的功绩,但在面对来犯的契丹大军时他轻易投降,加速了后晋的灭亡。契丹固然强大,但杜重威放弃抵抗导致了更多无辜百姓惨遭屠戮、劫掠,且他镇守边关期间对治下百姓横征暴敛,却又对遭受契丹人欺压的百姓视若无睹,实在令人唾弃。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