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九暖烘烘,九九如六月”,马上进一九,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北国大地银装素裹,皑皑白雪覆盖着素净的大地。稻草人孤零零地站在田野中,手持稻草帽遮住风雪,好似在守望这漫天飞舞的雪花。远

北国大地银装素裹,皑皑白雪覆盖着素净的大地。

稻草人孤零零地站在田野中,手持稻草帽遮住风雪,好似在守望这漫天飞舞的雪花。

远处崭新的铁塔,在初升的朝阳下闪烁着光芒,像一座冰雕。

村边的老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在微风中叮当作响。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起床,穿上红彤彤的棉袄,涌出门外打起了雪仗。

“嘿,冬至到了!”

孩子们奔跑玩耍的声音唤醒了整个村庄。

数九寒天,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可是一年中最难捱的时节。

那么今年的数九寒天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原来,数九寒天的起始时间,是从冬至那天算起的。

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最短的时候,标志着寒冷到来。

而根据民间说法,从冬至这天起的九九八十一天,就是我们所说的数九寒天。

既然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

那么接下来的九九八十一天,就是今年的数九寒天时间段。

也就是说,预计从2023年12月22日开始,到2023年3月12日结束,这段时间将是今年最寒冷难捱的季节。

在农谚中,有一句说法尤为引人注目:

“一九暖烘烘,九九如六月”。

一九在12月底,寒风咆哮,大地被冰雪覆盖,寒冷的气息渐渐深入骨髓。

而九九则承载了新年的希望,在来年的3月初,阳光逐渐回温,花草吐蕊,生机盎然。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一九暖烘烘”,是用来形容数九天,最开始阶段的一个反常现象。

在古老的农历时间里,冬至是一年中最阴寒的节气。

自它开始,后续的九九八十一天便是著名的数九寒天。

其首个一九九天,理应最寒冷刺骨。人们也会提前储备足柴禾粮食,迎接考验。

然而当“一九暖烘烘”现象出现时,情况就不同了。

袭人的不再是严寒,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温暖被窝一般的和煦。

就说明今年的冬天会特别温暖,属于暖冬的景象。

之所以用“暖烘烘”来形容,这种暖意已渗透入骨,让人舒适惬意。

这和寒冷刺骨的正常数九天,形成了强烈对比。

通过这种巧妙的反义词描绘,让人意识到今年冬天的异常温暖。

这为广大农民,节省了防寒衣物燃料的开支,也减轻了他们应对严冬的压力。

“九九如六月”,这句谚语把整个数九寒天的天气,比喻成了盛夏六月一般的温暖。

数九天本该是严寒难耐的时候,用“如六月”来形容的确是有些夸张。

但这种反差巨大的描写,更能突显出今年冬季的异常高温。

数九天本应最寒冷难熬,可如今的景象,却宛若盛夏般和煦。

这让农民松了一口气,却也在无形中降低了他们的警惕性。

依我看来,这可是后续天气反转的前兆。

正如老一辈所说,好景不长。

一旦这久违的暖意退散隐去,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低温的倒春寒。

到那时,皑皑白雪下的人们,只怕要受凛冽的北风与突如其来的寒流侵袭,根本无法招架。

然而此时再去囤积柴炭、棉衣,也为时已晚。

所以老祖宗们,才会在描绘这异常温暖的同时,委婉提醒后人不可悠哉惬意、务必提防反转。

12月22日这一天,正式迎来一年中最阴的节气——冬至。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冬至这天的天气预示着接下来整个冬天的暖寒走向。

尤其是从冬至开始算的数九寒天,更是要以这一天为转折点。

比如冬至这天晴好宜人,那后面第一段的“一九”就很可能全是暖和的好天气,乃至整个数九期间都将异常温暖。

这就是俗话说的“一九晴好全冬和”。

反之,如果冬至这天阴冷刺骨、暴风雪肆虐。

那可以预计从一九到九九,将是难熬的严寒时节。

所以,冬至的天气就像一个指示灯,它将彰显老天爷对接下来几个月天气的初步定夺。

我们只有提前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才能顺应天意,安然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