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AI应用8月排行榜:正在上演「冰与火之歌」

8月的AI应用榜单出来了,乍一看,多少有点魔幻。

一边,是聊天机器人赛道锣鼓喧天,用户数以亿计,豆包、DeepSeek们几乎成了手机里的新“基建”;另一边,是图片视频应用闷声发大财,在收入榜上遥遥领先,把流量巨头们远远甩在身后。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如果你还看不懂这个局,那你可能还没真正理解AI应用落地的残酷真相。

“美貌”依然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更贵了

我们先来看火热的“火焰”——收入榜。

中国AI应用收入排行榜TOP30

(不含国内安卓市场)

榜单前四名,被「美颜秀秀」、「美图相机」、「即梦AI」、「AIMate」这几家图片视频工具牢牢霸占。尤其是排第一的「美颜秀秀」,仅APP,单月流水预估超385万美金,这个数字足以让一众还在烧钱换用户的AI大模型公司眼红。

这背后揭示了一个朴素但颠扑不破的真理:用户永远愿意为“效果”买单,特别是能让他们变美、变酷、能发朋友圈炫耀的效果。

AI的加持,让这种“效果”变得更直接、更惊艳。从一键生成漫画头像,到让照片“开口说话”,再到创造一个不存在的梦幻场景,这些功能提供了强烈的即时满足感。用户付费的逻辑非常简单:我花钱,买到了一个立竿见影的视觉成果和社交资本。这条从工具到变现的商业路径,早已被“美图”时代验证过,现在不过是用AI技术,让这把火烧得更旺而已。

“聪明”正在变得廉价,甚至免费

再来看冰冷的“海水”——流量榜。

中国AI应用下载排行榜TOP30

中国AI应用活跃排行榜TOP30

字节的「豆包」,几乎是以碾压的姿态,同时登顶了下载榜和活跃用户榜。仅APP,月活1.37亿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它已经悄悄成为了一个国民级的应用入口。紧随其后的DeepSeek、腾讯元宝、Kimi,也个个手握数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

但诡异的是,这些流量的绝对王者,在收入榜上却几乎销声匿迹。

这正是当前AI应用市场的核心矛盾:用户愿意高频使用AI来提升“效率”,却不愿为之付费。

当下的聊天机器人,更像是一个增强版的搜索引擎,一个随叫随到的“万事通”。用户用它写周报、查资料、做翻译,需求高频且刚需。但互联网长达二十年的“免费”教育,让用户早已习惯了信息和效率工具的零成本。让用户为一次聊天、一个答案付费?这显然比让他们为一张更美的照片付费要难得多。

因此,豆包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互联网最经典的打法:先不问收入,先圈地。用免费策略,尽可能地卷走用户,培养使用习惯,把“入口”的价值做到最大。至于如何变现,那是未来的故事。

冰与火之间,谁是未来的赢家?

那么,一个“叫好不叫座”,一个“叫座不叫好”,谁代表了未来?

短期来看,图片视频应用的日子无疑最滋润。它们找到了成熟的商业闭环,手握现金流,活得很好。

但长期来看,真正的战场,或许仍在流量这边。掌握了用户最高频使用场景的聊天机器人,才是未来AI生态的绝对入口。一旦它们找到了合适的变现模式——无论是通过API接口向企业收费(toB),还是通过更创新的增值服务(toC),其爆发的商业潜力都将是现象级的。

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中也出现了一些“破局者”。比如「猫箱」这类AI角色扮演应用,既有娱乐性带来的流量,又有不错的变现能力,在收入榜上冲得很猛。它们证明,在“效果”和“效率”这两个极端之间,还存在着广阔的“体验”和“娱乐”地带,这或许是下一个金矿。

总而言之,8月的榜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场画卷。图片工具赚走了“现在”的钱,而聊天机器人则赌上了“未来”的想象力。

这场冰与火之歌才刚刚开场,而真正的好戏,或许要等到流量巨头们开始思考“如何赚钱”的那一天,才会真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