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研究 | 王竞奇:不涨价也能调节供给?非价格激励策略或成网约车平台破解高峰困局新出路

不涨价也能调节供给?非价格激励策略或成网约车平台破解高峰困局新出路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王竞奇教授的合作研究被管理学国际顶级期刊《Manufacturing&ServiceOperationsManagement》接收

网约车市场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常面临司机短缺问题。而传统解决方案如“动态调价(高峰加价)”在中国等受价格管制的市场中实施受限,且易引发乘客投诉和法律风险。因此,部分平台选择采取“非价格激励策略”,如服务评分和资格限制,以提升高峰时段的司机供给。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王竞奇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的QinZhou教授、澳门大学的YifanJiao教授、香港大学的JinzhaoDu教授的合作研究BalancingSupplywithDemandonRide-hailingPlatformsinMarketswithPriceRegulations:AnOperationalApproach聚焦两种新型供给调节激励方案,并分析其对于不同类型司机(全职司机及兼职司机)的实施效果。该研究为网约车平台在价格受限环境下,优化供需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了不同供给系统下激励方案的选择逻辑,对平台的运营策略设计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该研究论文被管理学国际顶级期刊《Manufacturing&ServiceOperationsManagement》接收。

作者简介

王竞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

教授

研究领域

供应链管理、创新与技术管理、商业分析、运营管理中的实证研究

本文合著者

QinZhou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YifanJiao

UniversityofMacau

JinzhaoDu

TheUniversityofHongKong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网约车平台(如滴滴)通过连接乘客与司机构建双边市场,其核心特征在于司机多为独立承包商而非平台雇员,享有工作时间和量的自主选择权。然而,司机的自主决策常与平台利益不一致,导致供需严重失衡。例如,中国网约车市场在早高峰时段面临司机短缺问题,约20%的订单无法被满足。传统解决方案如动态调价(高峰加价)在中国等受价格管制的市场实施困难,且易引发乘客投诉和法律风险。为此,部分平台转向非价格激励策略,如通过服务等级评分或资格限制来调节司机供给,但这类策略的有效性及其对平台和用户的影响尚待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

本文聚焦两种新型供给调节激励方案——资格制(类似礼橙专车的“高峰服务达标才能接单”模式)和优先级制(类似滴滴的“高峰服务表现决定接单优先级”模式),分析其在封闭系统(仅全职司机)和开放系统(含兼职司机)下的实施效果。研究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刻画司机在高峰时段(面临拥堵成本与心理压力)和平峰时段的供给决策,以及平台通过设定高峰服务目标来调节供给的机制。通过对比基准情景(无激励方案)与两种激励方案,探讨以下问题:

1.不同系统下激励方案如何影响平台总匹配量、司机收益及用户福利;

2.开放与封闭系统中何种方案更优及其内在机理;

3.激励方案与动态调价的适用条件对比。

研究发现

1.封闭系统中,资格制通过严格限制未达标司机的平峰接单资格,能设定更高高峰服务目标,从而比优先级制更有效提升总匹配量,但会牺牲全职司机的福利。

2.开放系统中,优先级制因能充分利用兼职司机的平峰供给,并通过提高高峰目标优化资源分配,其总匹配量表现优于资格制,且可能实现平台与全职司机的双赢。

3.相比动态调价,两类供给调节方案在价格管制市场更具可行性,尤其在开放系统中,优先级制能兼顾效率与公平。研究还发现,平台最优策略均为设定能覆盖所有全职司机的最低高峰服务目标,而非部分参与的高目标。

研究意义

本研究为网约车平台在价格受限环境下,优化供需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了不同供给系统下激励方案的选择逻辑,对平台运营策略设计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推广及传讯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