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俩字刚蹦出来,房价多半还没到底。 干了13年中介的老李,上周把这话又重复一遍。 客户老赵攥着200万,盯着跌了15%的学区房,想“捡便宜”。 老李只回一句:等小区群里没人聊房价,再聊。 网友@阿呆补刀:真到底时,售楼处连灯都懒得全开。 我翻了数据:上海挂牌量连涨18个月,深圳租金回报率仍只有1.5%,离安全垫差得远。 高盛把底押在2027,洛杉矶当年用了5年爬坑,咱们这才第二年。 老李的笨办法——看朋友圈热度、看周末看房人数、看茶水间有没有人谈房——比K线靠谱。 成交量连续三月低于五年均值三成,再谈抄底不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