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国防部突然宣布 2025年9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西部-2025”联合军演开始了。(央视新闻)这消息一放出来,国际上可就热闹开了锅,尤其是北约那些国家,眼睛都瞪得老大,死死盯着这场军演。 此次军演持续至9月16日,重点演练反击侵略行动和恢复主权完整的协同作战,涉及战术核武器及“榛树”高超音速导弹的使用准备。白俄罗斯国防部透露,部分演习将在靠近波兰和立陶宛边境的苏瓦乌基走廊附近进行,该走廊是北约东翼与波罗的海国家的唯一陆地通道,战略价值极高。北约对此迅速反应: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并增兵至4万人,德国在立陶宛新建的鲁德宁凯军事基地加速部署“豹-2A7V”坦克,法国则派出三架“阵风”战斗机协助波兰防空 。 更深层的对抗体现在战略博弈层面。俄白2025年签署的安全保障条约明确,在遭受常规或核攻击时可动用俄罗斯核武器,此举直接挑战北约集体防御体系。北约虽在2025年峰会承诺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但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公开反对,内部裂痕凸显。与此同时,北约启动“东部侧翼威慑线”计划,在东欧部署反装甲武器和防空系统,但成员国间装备标准不兼容、财政压力等问题制约实际效能 。 地缘格局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芬兰和瑞典加速融入北约东翼防御体系,北极地区成为新的角力场——北约在北极部署早期预警雷达,俄罗斯则强化北方舰队核潜艇基地。这种“以军演对冲军演”的模式,使欧洲安全陷入“威慑-反威慑”的恶性循环。2025年兰德公司报告指出,欧洲爆发局部冲突的风险较2020年上升43%,而北约与俄罗斯在东欧的直接军事对抗可能造成全球经� �损失超12万亿美元 。 俄白军演不仅是军事演练,更是对北约东扩的战略反制。当北约持续强化前沿部署时,俄罗斯通过核威慑与盟友协同构建“防御纵深”,本质上是对欧洲安全架构的重构尝试。然而,这种对抗性博弈忽视了地区国家的安全诉求:波兰、立陶宛等国在大国博弈中承受着直接军事压力,而能源依赖、经济制裁等衍生问题正加剧欧洲社会的分裂。历史经验表明,军事对抗无法解决结构性矛盾,唯有通过包容性对话重建互信,才是打破安全困境的关键。当前局势下,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后果,国际社会亟需推动建立新的欧洲安全对话机制,避免局势滑向不可控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