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法律问题是应该问百度还是咨询律师? 三颗牙和16针:百度查得到伤情,查不到人心

法律问题是应该问百度还是咨询律师? 三颗牙和16针:百度查得到伤情,查不到人心 深夜,接到小区饭馆老板电话,说一位开长途货车的朋友遇上了事,想咨询法律问题。小地方,讲究人情,我便去了。 当事人是在喝喜酒时醉了,被另一伙人截住痛打,伤得不轻:三颗门牙脱落,下巴缝了16针。 他问对方该当何罪?我心想,这问题百度就能答。 果然,一查便知:脱落牙齿2枚以上即构成轻伤二级,已触犯《刑法》,可立刑案。面部单创口超4.5cm也构成轻伤二级。程序清晰:验伤、报警、鉴定、索赔。 他又问,两处轻伤二级,会否加重惩罚?百度这次哑火了,答案模糊:“无明确规定”。 然而,他们的“咨询”才刚开始。接下来的时间,不再是法律问答,而是一场焦灼的倾诉。夫妻加大舅哥,三人反复诉说着疼痛、破相、丢人、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些情绪,百度上一个字都搜不到。 你说这些与法律无关?它确是因法律事件而起。你说有关?判决书里又绝不会写“赔偿‘丢人费’若干”。 所以,法律问题该问百度还是律师? 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若你只需一个冰冷的法条代号和流程清单,网络足够。但若你的问题背后藏着愤怒、委屈和恐惧,你需要一个人,听你反复诉说,帮你把一团乱麻的情绪梳理成清晰的诉求。 律师的价值,不只在于告诉你“几颗牙算轻伤”,更在于面对那个被打掉牙的人,看见他的伤,也听见他的痛。 网络永远提供不了这种“人的在场”,而这,正是律师不可替代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