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云南一小伙在家休息,突然听到敲门声,开门发现门口有2名警察!他有点慌,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结果,2人又是递水果又是给小熊玩偶! 原来,2人是边境派出所民警,前天在外吃米线时,米线刚端上桌,2人就接到紧急任务,2人立马放下碗筷,跟老板说了声微信补款,就返回派出所支援。 云南边境的晨光里,派出所民警李哥手里提着袋新鲜苹果,怀里抱着只穿迷你警服的毛绒小熊,身旁的小王正对着手机确认地址。 两人脚步轻快,目的地是小区居民周明浩的家,这场看似普通的上门拜访,背后藏着一段关于体谅与记挂的温暖小事。 故事要从两天前的米线店说起。那天午后,李哥和小王难得挤出时间吃午饭,刚把牛肉米线端上桌,对讲机突然响起急促的呼叫声,紧急警情需要立刻支援。 两人顾不上碰筷子,抓起椅背上的警服就往门外跑,路过收银台时匆匆跟老板喊了句“等下微信补钱”,身影很快消失在街道尽头。 警情处理完已是傍晚,忙碌间隙,小王突然想起还没给米线店结账,赶紧掏出手机找到老板的微信。 点开对话框才发现,老板半小时前发来了消息:“俩警官不用转啦,你们走后邻桌小伙帮结了。”李哥和小王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追问之下才知道,他们离开后没多久,邻桌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就凑到老板跟前,指着空桌问:“刚才那两位警官结过账没?” 听说警官要回头补款,小伙笑着摆了摆手:“不用等了,他们出警多辛苦,这两碗我请了。”说完便扫码付了钱,连自己那碗的费用一起结清,没留下名字就悄悄走了。 “不能让群众白忙活。”第二天一上班,李哥和小王就拿着监控截图去了米线店。老板回忆,小伙看着二十出头,说话温和,还提了句“以后想回边境做事”。 顺着这条线索,两人又去小区物业查询,最终确认小伙是当地的公费师范生周明浩。 出发前,李哥特意去超市挑了袋苹果,“人家帮我们省了钱,咱也得带点心意”;小王则从所里的储物架上抱了只警察小熊,“这是平时跟居民互动用的,软乎乎的,留个纪念正好”。 敲响周明浩家门时,门内的年轻人显然没料到访客是民警,开门瞬间愣了一下,手还下意识地攥着门框。“是昨天的警官?”反应过来后,周明浩赶紧侧身让两人进屋,脸上渐渐泛起红晕。 当李哥把苹果递过去,小王将小熊送到他面前时,周明浩连连摆手:“就十多块钱的事,你们怎么还专门跑一趟?太客气了!” “钱不多,但你的心意我们得记着。”李哥笑着解释。聊天中,周明浩才说起自己的打算:“我是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想回边境当老师。 你们天天守着这里,保护大家平安,我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教山里的孩子读书,让他们以后也能为家乡出力。” 这话让李哥和小王心里一暖,小王拍了拍周明浩的肩膀:“好样的!以后咱们就是‘战友’了,你守护孩子的未来,我们守护这里的平安。” 如今,那只警察小熊被周明浩摆在了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晚上备课累了,他都会轻轻捏捏小熊的耳朵,想起民警上门时的笑容; 周末去边境山区调研支教需求时,他还会把小熊放进背包,遇到村里的孩子,就指着小熊讲起米线店的故事,讲民警叔叔如何匆忙出警,如何记挂着群众的善意。 而李哥和小王,每次出警路过那家米线店,总会进去坐一会儿,老板总会笑着提起:“你们的‘小粉丝’周老师,上次还来问起你们呢!” 有时两人也会顺道去看看周明浩,聊聊他的支教计划,分享边境的新鲜事。苹果吃完了,小熊依旧崭新,这段因两碗米线而起的缘分,渐渐成了警民之间心照不宣的温暖联结。 在边境小城,这样的小事或许不值一提,却藏着最动人的情谊,民警记挂着群众的体谅,群众感念着民警的付出,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彼此惦记的真心。 就像那只毛绒小熊,虽不起眼,却见证着这片土地上,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双向奔赴。 信息来源: 中国网 2025-9-15 民警吃饭遇警情邻桌小伙代付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