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车道’启用后,车道能灵活切换。上班高峰期过卡口也不再排长队,通行快多了。
——成都高新综保区内企业员工
近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C区主卡口“潮汐行政车道”试点改革启动。通过加装信息化管理设备、灵活调整车道功能,协调企业错峰运输,有效缓解行政车辆与货运车辆高峰叠加导致的拥堵问题,大幅提升了园区的通行效率。
成都高新综保C区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东至天欣路,南至合作路,西至天源路,北至成灌高速。园区内企业富士康规模庞大,是全球知名电子制造服务商,员工数量近8万名,加之每日大量货物运输需求,货车、行政车辆往来频繁,主卡口交通压力巨大,尤其是在早高峰时段,原有行政车道资源紧张,经常出现入区车辆排队积压情况,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和人员通行体验。
为切实纾解拥堵,缓解企业员工通行难题,成都高新区电子局会同海关,摸清各时段车流规律,与企业一起反复讨论,研究解决办法。
设置“潮汐行政车辆通道”
错峰送货
协调企业错峰送货,减少高峰时段货运车辆集中通行情况,并将主卡口货车通道临时调整为潮汐行政车辆通道。
在严格遵循海关特殊区域的管理要求基础上,加强卡口疏导管控,充分利用现有车道及弱电管网等资源的同时,增加行政车道识别与控制设备,既保证与海关监管系统网络、设备物理隔离,又可全时记录行政车道通行数据,保障海关核心数据安全。
每日早高峰(7:00-8:00)时段,通过控制软件,实现货车车道与行政车道秒级快速切换,车辆按规定时间、通道行驶,大幅提升行政车辆通行效率。
目前该模式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初步成效显著。监测数据显示,高峰时段一小时行政车辆通行数从原来的430辆增加至1500辆,效率提升约340%,企业员工普遍反映“进门快了,排队少了”。
我们将总结C区试点经验,逐步扩大潮汐行政车道覆盖范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车辆严格按分类要求通行,减少货运车辆误入行政车道的情况。也将探索更多创新措施提升园区运营效率,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赋能产业发展。
——成都高新综保区相关负责人
此次潮汐行政车道的改造,不仅切实解决了园区企业的痛点,更是成都高新区精准服务、创新治理的生动注脚。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大力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成都高新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多管齐下,全面发力。
综保区内,全国首创的“同企跨片”模式,实现货物凭智能电子锁跨区自由流转,卫星定位全程可溯,企业跨区成本归零,通关效率提升90%;“一票多车”流程规范化,有效缓解多车排队拥堵,加快通关速度;在全省率先实施“集中查检”模式,通过场地、货物、人员“三集中”及7×24小时预约机制,海关实现“随到随检随放”,彻底解决“货等人”问题;“区内直转”模式让“数据跑路”彻底替代了“货物跑腿”......一项项举措,不断提升贸易便捷化水平,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企业满意度持续攀升。
综保区外,按照“落地投运一批、谋划储备一批、招引洽谈一批、培优育强一批、政策扶持一批、激活提升一批”发展思路,取得了丰硕成果。总投资630亿元的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实现设备搬入,创造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总投资16.6亿元的莱普科技全国总部暨集成电路装备基地正式投运,有力推动半导体领域激光装备和技术进步;沃格光电、高投梅塞尔等配套项目全速推进......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深入企业一线,精准送策上门,提供全方位答疑指导和审核兑现服务,助力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扎实推进中小企业培育,从需求导向出发,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及时解决企业诉求;持续深化产业供需对接,聚焦细分领域,组织“E企赢”沙龙促成多家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推动多家企业与知名投资机构及金融机构现场深度对接。
接下来,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加强产业协同、企业联动,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协调解决产业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为员工安心工作、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撑,以更开放的姿态、更高效的服务、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