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技术员月薪8000,4年了从来没加薪,于是他提出离职,老板没挽留。 技术员叫陈默,进公司时刚毕业,跟着老工程师摸爬滚打,把公司那套老旧的生产系统从bug不断改到稳定运行,甚至还优化出了能省30%能耗的新程序。4年间,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守着技术部的角落,默默处理着从生产线到后台系统的大小问题。 提出离职那天,他把整理好的交接文档放在老板办公桌上,老板扫了一眼就签了字:“交接期一周,没问题吧?”陈默点点头,没多说什么——他曾三次找老板谈加薪,第一次老板说“再等等,公司刚扩产”,第二次说“你经验还不够,再磨练磨练”,第三次干脆避而不见。直到上个月,他偶然得知刚入职半年的应届生月薪都有7500,心里那点念想彻底凉了。 交接的日子里,陈默没藏私,把系统里的隐藏故障、紧急处理方案,甚至自己总结的“避坑笔记”都整理得清清楚楚。同事小李忍不住问他:“默哥,老板这么对你,你还这么用心干嘛?”陈默笑了笑:“活儿是自己干的,得对得起自己的手艺。” 离职那天,陈默背着背包走出公司大门,刚要打车,手机就响了——是之前合作过的一家科技公司老板打来的,对方早就听说过他优化系统的事,开出1.5万的月薪,还承诺给项目分红,让他第二天就入职。 陈默入职新公司的第三天,老东家的生产线突然全线瘫痪。监控显示系统核心模块崩溃,技术员对着陈默留下的文档翻来覆去,就是找不到修复方法。小李急得满头大汗,给陈默发微信:“默哥,系统崩了,老板让我问你能不能回来帮忙,愿意付你双倍日薪。” 陈默看着消息,想起自己当初熬夜改bug的日子,终究还是软了心。他跟新老板说明情况,新老板不仅没反对,还笑着说:“去吧,技术人讲究的就是这份担当。” 赶到老东家的车间时,老板正蹲在机器旁抽烟,看到陈默进来,脸上的尴尬藏都藏不住:“陈默,之前是我不对,你要是能修好,我给你补这4年的加薪差额。”陈默没接话,径直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原来他早就料到系统可能会出问题,在交接文档的最后一页,用极小的字体标注了核心模块的应急修复代码——只是没人认真看到最后。 半小时后,生产线重新启动,机器的轰鸣声让车间里的人都松了口气。老板赶紧递过来一杯水:“陈默,留下来吧,月薪2万,再给你配个助理。”陈默摇了摇头:“老板,我在新公司挺好的。其实当初我不是非要加薪,只是想要一份认可。” 老板的脸瞬间红了。他想起陈默为了赶项目,连续一周住在公司;想起陈默拒绝其他公司的挖角,说“先把这里的系统理顺”;想起自己总觉得技术岗“不用太重视”,却忘了公司能稳定运转,全靠陈默在背后撑着。 “是我糊涂了。”老板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银行卡,“这里面是10万,算是我给你的补偿,也是对你技术的认可。”陈默把卡推了回去:“不用了,我修机器是因为不想看到大家的心血白费,不是为了钱。” 离开老东家时,小李追出来,递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默哥,这是我们技术部凑的,虽然不多,但都是我们的心意。”陈默打开一看,里面是大家手写的感谢卡,还有一张他之前随口提过想要的技术手册。 回到新公司,陈默把这件事跟新老板说了,新老板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能这么做,说明我没看错人。以后咱们公司,绝不会让踏实做事的人受委屈。” 后来,老东家的老板经常会给陈默发消息,请教技术问题,还把自己认识的客户介绍给他。有人问陈默:“当初老板那么对你,你还帮他,不觉得亏吗?”陈默笑着说:“亏什么?我守住了自己的技术底线,也换来了别人的尊重。” 是啊,职场里的付出或许不会立刻有回报,但每一份认真和担当,都会成为自己的底气。就像陈默,他没纠结于过去的委屈,而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最终不仅收获了更好的机会,还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这才是最珍贵的“加薪”。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生产技术员 工装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