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重庆两江新区金山学校参加重庆西兰卡普与园林文化科普研学活动

嘉陵江畔秋意浓,巴渝大地桂香飘。9月14日上午,重庆两江新区金山学校组织30名六年级学生赴重庆园博园主展馆,参加了由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织锦缀园・同心共筑”——重庆西兰卡普与园林文化科普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非遗体验、文化讲解和实践互动,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底蕴和团结共融的精神内涵。

活动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启幕。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马川在致辞中指出“织锦缀园”活动是通过文化互鉴增进民族认同、凝聚团结共识的重要实践。园博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永红则表示,园博园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致力于搭建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相融合的教育平台,让青少年在自然与文化的体验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魅力。学校副书记秦晓莉寄语同学们,要在感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内涵,从小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随后,西兰卡普非遗传承人汪少碧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讲座。作为土家织锦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汪教授从文化内涵、设计元素、空间营造和实践案例等多个维度,系统讲解了土家织锦纹样中蕴含的多元文化交融特征。她指出,西兰卡普不仅是精美的织物,更是土家族文化的“无字史书”,每一道纹样都记录着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图腾信仰与生活智慧。

她从“四十八勾”的吉祥寓意讲到“阳雀花”所喻的和睦家风,指出这些纹饰不仅是土家族的历史记忆,更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存的真实写照。她特别强调,西兰卡普的传承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这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的文化体现。同学们凝神聆听,在汪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领略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层内涵。

最令人难忘的是动手实践环节,进一步增进了学生的情感认同。学生们亲手体验织锦制作,在一经一纬中感受中华民族手工艺的博大精深;共跳土家摆手舞,在欢快节奏中体会各族文化互融共生的团结氛围。

活动尾声,同学们踊跃分享收获与感悟。他们不仅学会了辨识传统纹样,更理解了“各民族如丝线,相依才绚丽”的深刻含义。正如秦晓莉副书记所言,他们织出的不仅是一块织锦,更是心中民族团结的种子。

本次沉浸式的研学课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珍贵的文化根脉,更以实践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在共学非遗、共赏园林中凝聚文化认同,在携手体验中厚植民族同心情感。

(图文/两江新区金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