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 42,离婚七年了。前段时间闺蜜突然问我:“这几年你没有夫妻生活,受得了吗?” 我确实被这个问题难倒了,你说不想吧,这几年夜里总有些日子在想;你说想吧,这几年一个人也熬过来了。 那天晚上,我坐在阳台翻旧照片,指尖划过和前夫的合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扎了一下。离婚那年,女儿刚上小学,为了争抚养权,我辞掉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开了家小小的花店。最难的时候,凌晨三点去花卉市场进货,抱着几十斤的花材挤公交,回到店里还要赶在开门前整理花枝,女儿就趴在收银台的折叠床上写作业。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活下去”,根本没心思想别的。 闺蜜的问题像颗石子,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有天晚上,店里的空调坏了,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我蹲在地上整理刚到的玫瑰,不小心被刺扎破了手指,鲜血滴在花瓣上,突然就红了眼眶。那一刻,我特别想有人能递张纸巾,说句“别着急”。可转身看看空荡荡的店,只能自己起身找创可贴,对着镜子给自己挤了个微笑。 没过多久,花店隔壁新开了家书店,老板是个叫老陈的男人,比我大五岁,也是离异,带着一个上高中的儿子。老陈话不多,每天早上会来我店里买一束向日葵,说是给儿子当早餐的配菜。有次我店里的水管爆了,水漫得满地都是,我急得团团转,老陈听见动静,拿着工具就跑了过来。他蹲在地上修水管,后背被水浸湿了一大片,我递给他毛巾,他笑着说:“没事,以前在部队经常干这种活。” 一来二去,我们渐渐熟悉起来。老陈知道我女儿喜欢看书,经常拿些适合小学生的绘本过来;我也会在他儿子生日时,送一束精心包装的鲜花。有天晚上,我关店时发现老陈还在书店门口等我,他手里拿着两个冰淇淋,说:“看你今天忙了一天,给你放放风。”我们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看着来往的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老陈说起他离婚后的日子,说为了陪儿子,放弃了去外地发展的机会,我忽然觉得,我们像是同一条路上的人。 可就在我以为生活要出现转机时,女儿的一句话让我犹豫了。那天我接女儿放学,她突然说:“妈妈,我不希望你再找新爸爸,我怕他像爸爸一样,最后会离开我们。”女儿的眼睛里满是不安,我心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是啊,我不能只考虑自己,女儿经历过一次家庭破碎,我不能再让她受伤害。 从那以后,我开始刻意和老陈保持距离。他再来买花,我总是匆匆应付;他邀请我去书店看书,我也找借口推脱。老陈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疏远,没有追问,只是每天早上依然会来买一束向日葵,放在我店门口的桌子上。 有天晚上,我正在店里整理账目,突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女儿在体育课上摔断了胳膊。我慌得连店门都没锁就往医院跑,赶到时,却看见老陈已经在病房里了,他手里提着保温桶,正给女儿削苹果。原来,老陈接儿子放学时,碰巧遇到了送女儿去医院的老师,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那天晚上,老陈帮我锁了花店的门,又送我和女儿回家。他把保温桶里的排骨汤倒进碗里,说:“这是我妈炖的,给孩子补补身体。”女儿捧着碗,小声说了句“谢谢陈叔叔”,老陈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以后要是有什么事,随时给叔叔打电话。” 从那以后,我不再刻意疏远老陈。他会在我接女儿放学时,顺路载我们一程;会在我进货忙不过来时,帮我看店;女儿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话不多却很靠谱的叔叔,经常拉着他讲学校里的趣事。 有天,闺蜜又来店里找我,笑着说:“看你最近气色不错,是不是有情况了?”我看着正在帮女儿修自行车的老陈,心里满是温暖。我知道,我不再需要纠结“受得了”还是“受不了”,因为好的感情从来不是填补空白,而是两个人并肩同行,一起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现在,我和老陈没有急着确定关系,只是像朋友一样互相陪伴。我们会一起接孩子放学,会在周末带着两个孩子去公园野餐,会在晚上关店后,坐在路边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我终于明白,幸福不是非要拥有什么固定的形式,而是有人懂你的不易,陪你走过那些平凡又琐碎的日子,让你觉得,未来的路,怎么走都有盼头。离婚以后的感悟 离婚女性心理 离婚情感感悟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