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乘嘀嗒顺风车被狐獴咬伤!警方已介入,后续赔偿有说法! 信源:环球网2025-09-10《上海一女乘客坐顺风车被狐獴咬伤数十处!车主账号已封停,警方介入》 最近上海有位阿姨坐顺风车,遇上了件让人又气又心疼的事儿。 9月4号上午9点多,阿姨像往常一样打开嘀嗒出行叫了辆顺风车,打算出门办点事儿。 想着半小时就能到地方,她收拾好东西出了门。可刚拉开车门坐进去,就看到前排座椅边上,有团毛乎乎的小东西正扒着椅垫蹦跶,小爪子把坐垫抓出好几个小窟窿。 司机扫了一眼,轻描淡写回了句:“自家养的狐獴,平时可乖了。” 阿姨没多想,只当是小宠物,便没搭话。 车刚开出两公里,这狐獴突然像受了惊似的,“嗖”地窜到后座,冷不防对着阿姨的双手和右脚就是一顿挠。 阿姨疼得直吸气,低头一看,手上、脚上都破了皮,血珠子直往外冒,数了数足有二十多处伤口。 “师傅,这咋回事啊?”阿姨又疼又急,司机却把车往路边一停,只说了句“又不是我咬的”,就低头盯着手机不吱声。 阿姨疼得直打颤,强撑着下车,找附近药店买了消毒水简单擦了擦,这才赶紧去医院。 医生检查后直皱眉:“狐獴是野生动物,野性大,可能带病菌,得打狂犬疫苗,全程得打五针,隔一周打一次。” 阿姨听着直犯愁,五针疫苗要跑五趟医院,不仅耽误干活,医药费还得自己先垫着。“要是没人管,这钱不就白花了吗?”她后来跟邻居念叨时直摇头。 更让人堵心的是司机和平台的态度。出了事,司机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对不起”,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阿姨联系平台客服,对方就回了句“不建议带宠物”,可没明确说不让带,也没提要是出了事该咋负责。 直到9月8号,阿姨把受伤的视频发到网上,好多人看了都跟着揪心,这事儿才彻底闹开了。 9月9号,平台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记者说:“从4号接到乘客反馈,我们就一直在帮着协调,核对了宠物的疫苗接种情况,也多次跟乘客表达重视。” 现在平台已经暂时封了司机的账号,订单钱也全退给了阿姨。 关于赔偿的事儿,平台也说了实话:事发当天警察就来做了笔录,初步协调过。 因为阿姨的疫苗得打五次,分好几次才能打完,车主已经跟警察表态了,等阿姨全部治疗结束,医药费和耽误干活儿的误工费都会赔。 不过现在有个小插曲,阿姨和车主对“狐獴为啥突然咬人”说法不太一样,警察还在中间调和,争取让两边都满意。 网上大伙儿看了都议论纷纷。有网友说:“司机拉客赚钱,咋能随便带动物上车?这不是拿乘客安全开玩笑嘛!” 还有网友直摇头:“顺风车司机心也大,带宠物就算了,狐獴这么凶的动物,万一伤着老人孩子咋整?”也有人替阿姨着急:“打疫苗得花不少钱,误工费也得算,车主可得好好赔。”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养狐獴合法吗?”打听了一下,按现在的法规,狐獴不算国家保护动物,也不在华盛顿公约附录里。 要是能证明是正规渠道买的,比如人工繁育的,一般不用办特别的饲养证。 现在市面上卖的狐獴,大多是从养殖场来的,买的时候商家还会给做驱虫。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合法,带出门接客这事儿确实不合适,狐獴不是狗,没经过训练,对陌生人根本分不清好坏。 有懂行的人说,狐獴看着温顺,其实野性没改。它们本来是群居动物,单独养容易性格暴躁,对“外人”特别警惕。 要是被咬到,伤口可能深到骨头,还容易感染病菌。所以哪怕是自家养熟的,带出门像遛狗似的,保不齐就对别人发起攻击。 就像有网友说的:“带宠物就不要拉人,不咬你不代表不咬别人。就算是开顺风车,也要有安全意识啊!” 阿姨这事儿也给大伙儿提了个醒。出门坐车,尤其是顺风车,本来图的就是方便安全。 可要是司机带些奇奇怪怪的动物上车,万一伤着人,处理起来可就麻烦了。 就像这位阿姨,好好的出门办事,结果被咬得一身伤,后续打针吃药还得花不少时间和钱。车主虽然说会赔偿,但这事儿搁谁身上不闹心? 现在警察还在协调,希望双方能早点把事儿解决。阿姨后续还得接着打疫苗、复查,真希望她能快点好起来,别落下啥后遗症。也盼着司机能主动承担该负的责任,别让阿姨再着急上火。 说到底,不管是开车还是坐车,咱都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养宠物是个人自由,但得先守规矩;开顺风车是份工作,但得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毕竟,谁都盼着出门在外,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