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电动自行车新规施行 通州平稳有序过渡

本报记者张嘉辉

随着北京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新规于9月1日正式生效,通州区同步进入三个月政策过渡期。按规定,12月1日起,新上牌电动自行车须符合最新国家标准,未获认证车辆将无法登记。目前,不少市民趁过渡期办理登记,通州交通支队非机动车登记站迎来持续稳定的办理人流。

登记站:秩序井然

中午,通州交通支队非机动车登记站前,市民有序排队办理业务。队伍中既有新购车用户,也有为旧车申请牌照的市民。现场交警和工作人员不断提醒大家准备好合格证、购车发票等材料,并耐心解答问题。

“知道要执行新标准,所以趁这段时间把牌上了。”正在排队的张女士表示,“以后管理更规范,骑行也更安心。”像她一样选择在过渡期完成登记的市民不少。“听说新标车限速更严,有点担心是否符合出行需求。”李先生告诉记者,他身边不少朋友在八月底“突击购车”,担心新规后用车不便。另一位阿姨更关注安全:“不管新车旧车,有牌照、戴头盔,规范骑行就最安全。”

通州交通支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新规实施后,日均上牌量虽较八月“峰值”有所回落,但每天仍持续有人咨询和办理。“很多人了解到有过渡期,反而不急了,但人流没断过。”

队伍一侧的宣传展板上,“一车一牌”“佩戴头盔”等提示语十分醒目。民警在办理手续的同时,也不忘叮嘱每位车主:“上路务必戴好头盔,安全第一。”

市场:新标全面推行,旧车有序召回

新标准推动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调整与转型,据了解,新标准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防范非法改装方面,新标准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电池组、充电器需匹配才能充电,电池组与电动自行车匹配才能骑行;此外,通过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方便消费者实时了解电动自行车关键安全信息。

新规的实施进一步加速了电动自行车市场的规范与整合。记者走访通州多家车行发现,目前市场上已基本看不到旧国标车型的销售,绝大多数品牌门店已完成老旧车型召回工作,全面转向销售符合国家最新标准的新车。

“我们店老国标车都召回了,虽然给了过渡期,但结合优惠和未来使用寿命,我们还是将店里的电动自行车都更新为了新国标车。”某品牌销售人员表示,“不少顾客咨询时担心新国标车性能,我们会解释其优点,电动自行车只是代步工具,安全骑行最重要。”商家反映,八月曾出现销售高峰,有门店单月销量堪比平时一季。“当时不少顾客因听说‘限速更严’而赶紧下单。”一位车行老板坦言,“市场曾有不实传言,但我们建议顾客理性购买。”

管理:新规推动全环节管理体系完善

新规的实施标志着电动自行车管理进入系统化、全环节的新阶段。围绕“生产-销售-上路-停放”多个环节,通州正逐步向着更严格、更细致的管理发力。

车辆标准只是基础,骑行行为的安全规范同样重要。据记者了解,新规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骑行禁止改装以及骑行要佩戴头盔,这些规定也在逐步纳入日常执法中,不再是口头提醒。

与此同时,通州区各小区积极落实相关要求,重点推进充电环境安全升级。多个社区明令禁止“进楼入户充电”及“飞线充电”,并在公共区域增设集中充电桩和停车棚,以满足居民安全充电需求。此外,社区还定期组织安全宣传与隐患排查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增强居民安全意识。部分社区如发现电动自行车内无电池等情况,也会采取暂扣并请车主说明情况,全力防范消防安全风险。

从登记上牌到充电管理、从车辆合规到行为约束,一套覆盖“车、池、充、停”全链条的管理机制正在通州逐步完善。多方协同、市民配合,共同推动电动自行车使用更规范、社区环境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