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在平台购物、旅游平台订票时,多数消费者都遭遇过“大数据杀熟”。
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发布,督促在线旅游平台与旅游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得以“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推动在线旅游平台良性竞争,依法保障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在线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开展大数据监测和风险预警,增强数字化监管效能。推进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提升平台信息服务和应急指挥能力。
实际上,“大数据杀熟”由来已久。业内人士推荐,在旅游行业规避“大数据杀熟”,消费者可以避免平台根据浏览记录和位置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同时,对比不同时段的价格,如晨间、午后、深夜等,抓住平台竞价调价规律,可能会发现更优惠的价格。此前,如果觉得可能遭遇“大数据杀熟”,要及时截图或录屏保存证据,如价格差异变化信息等,根据相关法规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笔者认为,以往,若想不让平台“杀熟”,尽量在不同旅游平台之间,降低使用频率,避免被平台认定为“熟客”,或使用不同设备、不同网络环境进行预订,干扰平台算法的判断。如今,国务院办公厅已发文督促在线旅游平台与旅游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消费者可关注平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益。
平台企业算法运营要合规,需从多方面着手,在线旅游平台根据消费者特征提供搜索结果时,应同时提供不针对个人特征的选项。
明确公示费用明细,避免隐性捆绑消费。如遵循《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算法安全责任制度,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及时、合理、有效地公开算法基本原理、优化目标、决策标准等信息,做好算法结果解释,畅通投诉通道,让用户了解算法的运作机制,消除消费者疑虑。
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必要一环是旅游平台企业应积极响应行业协会号召,共同制定自律规范,严格界定平台收集个人信息的合理合规性。对员工在工作中接触信息数据进行妥善管理,如进行企业本地化部署等,防止信息泄露,避免因数据滥用导致“大数据杀熟”。
总之,旅游业平台应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主动参与行业自律,践行“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理念,公平对待用户、依法依规经营,提高服务品质的重要内容,为保障游客出游安全和合法权益营造更好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