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自幼父母双亡,由爷爷抚养长大。如今,女孩打算外出打工,却苦于没有路费。她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招工宣传单,宣传单上“包吃包住,月薪五千”的字样被她摸得发亮。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手里编着竹篮,竹条在他粗糙的手里来回翻转,却半天没编出一个完整的形状。 “爷爷,我还是不去了吧。”女孩小声说。她知道家里的情况,爷爷年近七十,靠着编竹篮和种几分薄田勉强维持生计,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哪还有钱给她当路费。爷爷放下手里的竹篮,摸了摸女孩的头:“傻丫头,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咋能说不去就不去?爷爷自有办法。” 第二天一早,女孩醒来时,发现爷爷不在家。她心里慌得厉害,赶紧出门去找,在村头的废品收购站找到了爷爷——他正背着一捆捡来的塑料瓶,蹒跚地往回走。女孩跑过去,抢过爷爷背上的塑料瓶,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爷爷,你这是干啥呀?我不去打工了,我就在家陪你编竹篮。”爷爷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这点活算啥?多捡点废品,就能凑够你的路费了。” 从那以后,爷爷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捡废品,中午回来匆匆吃口饭,下午又去地里干活,晚上还要熬夜编竹篮,第二天一早拿到镇上的集市去卖。女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趁爷爷不注意,也偷偷去捡废品,放学路上看到别人扔掉的纸箱、塑料瓶,都赶紧捡起来,藏在自家院子的角落里。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爷爷把卖废品和竹篮的钱凑在一起,数了数,还差两百块。爷爷犯了难,他坐在院子里,愁得直叹气。女孩看着爷爷紧锁的眉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凑够剩下的钱。那天晚上,她翻出了母亲留下的唯一一件遗物——一条银项链。这条项链是母亲结婚时外婆送的,爷爷一直不让她动,说这是念想。可现在,为了路费,她不得不把它拿出来。 第二天,女孩拿着项链,偷偷去了镇上的首饰店。店主看了看项链,说:“这条项链是老银的,值三百块。”女孩心里一阵窃喜,刚好够凑齐路费。可就在她准备卖掉项链时,突然想起了爷爷的话:“这是你妈留下的念想,以后传给你的孩子,让她知道她有个好外婆。”女孩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她攥着项链,转身跑出了首饰店。 回到家,女孩把项链放回原处,刚要出门,就看到村长领着几个人走进了院子。村长笑着说:“老杨,你家丫头要去打工,村里知道你家困难,特意给你凑了点路费。”说着,村长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爷爷。爷爷打开信封,里面装着五百块钱。爷爷激动得说不出话,拉着村长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 原来,村里的人早就知道了女孩的情况。邻居张阿姨看到爷爷每天捡废品,就跟村里的人说了这事。大家商量着,每家凑一点,帮女孩凑够路费。有人拿出了卖鸡蛋的钱,有人拿出了给孩子买文具的钱,还有人把家里攒的零花钱都拿了出来。女孩看着眼前的一幕,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叔叔阿姨,谢谢爷爷奶奶,我到了城里一定好好打工,等我赚了钱,就回来报答大家。” 出发那天,村里的人都来送女孩。爷爷给她装了满满一袋子鸡蛋和馒头,还把那条银项链偷偷放进了她的包里,附了一张纸条:“丫头,项链你带着,就当爷爷陪着你。到了城里要好好照顾自己,别累着,有空就给爷爷打个电话。”女孩抱着爷爷,哭着说:“爷爷,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努力,等我站稳脚跟,就接你去城里住。” 火车开动了,女孩看着窗外越来越远的村庄,看着站在村口挥手的爷爷和乡亲们,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到了城里,女孩找到了那家招工的工厂,她每天认真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她省吃俭用,每个月都把大部分工资寄回家里,一部分给爷爷改善生活,一部分攒起来,准备将来接爷爷来城里。 半年后,女孩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组长,工资也涨了不少。她第一时间给爷爷打了电话,告诉爷爷这个好消息。电话里,爷爷的声音很激动:“丫头,你真棒!爷爷为你骄傲。”女孩笑着说:“爷爷,等我再攒点钱,就接你过来,咱们再也不分开了。” 挂了电话,女孩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虽然自己从小没有父母,但爷爷的爱和乡亲们的帮助,给了她温暖和力量。她相信,只要努力奋斗,一定能让自己和爷爷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一定能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贫寒人家少女 女孩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