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华鼎股份傅占杰:产品高端化和下游新应用场景需求将成第二增长曲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曾庆怡)伴随终端消费升级,处于纺织产业链上游的纱线纤维行业在近年来掀起了功能化、绿色化的升级趋势。其中,锦纶纤维行业也在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专业从事高品质、差别化民用锦纶长丝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华鼎股份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

谈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华鼎股份总经理傅占杰近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华鼎股份的着力点有两个:一是产品高端化,二是寻找新的应用场景。他透露,差异化纤维以及绿色可再生纤维是华鼎股份中长期核心布局方向。

“在红海中找到蓝海”

近些年来,国内聚酰胺产业链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自给率大幅提高,市场需求增加,锦纶纤维产量、消费量都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同时,行业内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内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全行业面临经营业绩下行风险。

对此,傅占杰表示,锦纶行业的进入者太多,导致供需失衡,需要市场行为和时间进行印证。在行业承压之际,更高端化的锦纶66产品和不断增加的下游应用场景将形成华鼎股份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结构性能来看,锦纶66系列纤维的原子排列规整度高于锦纶6系列纤维,结构更加紧密有序,且熔点更高,因此在色牢度、硬度、抗冲击、耐磨、耐热等性能方面优势更突出。

这些年,我国在锦纶关键原料己二腈的国产化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锦纶6和锦纶66产品的市场在不断成长,产能有望增加。同时,高端化的锦纶在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内饰、鞋袜、旅行箱包、帐篷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在下游应用场景方面,傅占杰认为,户外运动市场在过去两年带来的锦纶需求增速较快,预计未来市场需求还会增加。同时,该领域仅是华鼎股份的目标市场之一,公司产品还面对以服装为主的全场景。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华鼎股份逐步形成以差别化锦纶长丝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并通过大规模投资不断完善产能布局,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满足下游对中高端差别化纤维日益增长的需求。

2024年,公司相继启动“年产6.5万吨高品质差别化锦纶PA6长丝项目”和“年产6万吨高品质锦纶PA66长丝项目”,计划总投资分别为9.5亿元和10.31亿元,建设周期分别为两年和至2029年底。

2025年,启动“20万吨PA6功能性锦纶长丝项目”,计划总投资27.38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

“卖的不仅仅是一根纱,而是一个解决方案”

傅占杰介绍,当产品上市到一定周期后会去满足更大的市场,这便是进入细分市场。细分市场非常注重产品力、服务力和经营能力。再经过一个周期,细分市场产品还可能变成适应于大众市场的产品。同时,企业也可能会淘汰一部分产品,进而持续推动产品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一根纱最终要体现在用户身上,对终端消费群体的洞察至关重要。我们卖的不仅仅是一根纱,而是一个解决方案。”他表示,公司希望通过深入洞察下游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从而站在微笑曲线的顶端。

除了国内市场,以内销为主的华鼎股份愈发注重对海外市场的拓展。

傅占杰表示,中国市场在华鼎股份收入的占比约80%,仍是重要阵地,海外市场则是公司不断寻求增量和价值的市场,未来还会大力开拓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市场。

2025年上半年,华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4.11亿元,同比下降45.76%;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下降6.14%。公司表示,主要系出售通拓科技导致合并报表范围缩减,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传导至产品售价走低,对营收和净利形成一定影响。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通拓科技出表后,公司期间费用结构明显优化:销售费用2165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4.8%;管理费用7102万元,同比下降25.8%。与此同时,营业成本亦从36.17亿元下降至20.44亿元,同比下降43.5%,成本端压力显著缓解。这意味着公司在剥离电商业务后更加聚焦锦纶主业,费用与成本结构趋于健康,为后续盈利能力的恢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