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有人说李登辉亲日这么明显,为啥还能得到蒋经国的信任?说真的,大家别被宣传误导了,

有人说李登辉亲日这么明显,为啥还能得到蒋经国的信任?说真的,大家别被宣传误导了,蒋经国其实晚年根本没考虑过向大陆妥协,他当时就纠结两条路。 第一是让自己的儿子蒋孝武接班,继续一家人的主导。 但蒋孝武做事不太收敛,党内不少人接受不了这种风格,再加上美国明里暗里表达了反对,把家族接班的路活生生堵死了。蒋经国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既然家族路走不通,蒋经国干脆换策略,他主动放开党禁、报禁,允许本土派和更多地方人物进入权力圈。 而李登辉是本省人,既有地方行政基础,又懂得避锋芒,不太容易让旧势力感到威胁。 至于李登辉的日本背景,在蒋经国眼里根本不是问题。他更在乎的是找一个能带党过渡到新阶段的人,稳住局势,又不损害蒋家利益。 蒋经国把权力交给李登辉之后,自己其实还掌握着很多决策权,希望他别把事情闹脱了轨。李登辉照着蒋经国想的路子走,既开放了社会,又让国民党继续掌握地方资源。 外界觉得台湾民主化进程很快,但其实国民党依然把持着不少话语权,蒋家家族在权力圈也有留存。这种安排看起来滴水不漏,党内外各方都不太容易挑刺。 等到1990年以后,国民党组内部问题开始暴露。外省人与本省人之间的利益隔阂越来越明显,党内高层难以管住各种派系。 李登辉这时开始向地方派系和民进党靠近,不少老国民党成员觉得他心思不单纯。这种拉扯局面一直持续到2000年选举,到连战败选后彻底爆开。 李登辉站在党外势力旁,加速了国民党的分裂,也让蒋经国当年规划的“本土大党”路线宣告结束。 细想这一路变化,蒋经国其实并没动过向大陆妥协的心思,他一切都是为了让国民党能在台湾继续影响下去。家族接班走不通,他换上李登辉,凭的是本土化思路和务实选择。 李登辉成为蒋经国改革路线上最重要的一环,但也是国民党最终失势的推动者。选举失利之后,整个台湾政坛走上新的路,多元和竞争成了主流。 如果蒋经国那时候家族继承能顺利,或许国民党还会延续很久;要是国民党能够完成自民党式的大联合转型,也可能稳住局面。 但各种外部压力和内部隔阂让国民党真正变成了反对党,李登辉既抓住了蒋经国改革的机会,也亲手结束了国民党一家独大的时代。 其实蒋经国的信任不是没有道理,他选李登辉是看中能保住国民党基本盘,让台湾实现平稳改革,但最后没能挡住党内的撕裂和外部局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