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封杀程青松 不是因为于朦胧的事 而是他的言论有点超出想象了 最近这事在网上吵翻了天 不少网友翻出他过去的发言 越看越觉得“没个谱” 程青松是电影圈的老炮儿 当过《沉默的远山》编剧 做过《青年电影手册》主编 最近几年总在社交平台“炒”同性话题 2023年发微博配彩虹旗说“同性婚姻是人权” 2024年在论坛讲“中国该跟上合法化潮流” 甚至在访谈里说“包容就得打破传统” 可我国《民法典》第1046条写得明白 婚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同性婚姻根本不被法律认可 他一个公众人物 拿着“包容”当幌子踩法律红线 这就越界了 为什么网友对他反应这么大? ① 公众人物的话能“带节奏” 他有30多万粉丝 很多00后、10后天天刷他动态 说不定就觉得“这是对的” 家长能不慌? ② 他碰了“价值观底线” 社会包容同性恋群体 但不鼓励把“不合法的事”当“时尚”宣传 他的行为等于把“违规”包装成“进步” ③ 老百姓怕“带坏孩子” 有家长说孩子看了他的微博 问“为什么不能和同性结婚” 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其实大家的愤怒 不是针对同性恋本身 是针对程青松的“没分寸” 你说要是普通人私下聊聊也就算了 可他是公众人物 一句话能影响一群孩子的认知 比如有位妈妈说 孩子之前对“同性”没概念 看了他的内容后总问“是不是可以喜欢同性” 自己得反复解释“法律不允许” 再说了 法律是所有人的“规矩” 不管你是编剧还是主编 都不能踩 他这么做 就是把自己的“个性”凌驾在规矩之上 能不让人骂? 有网友说 “像程青松这样的人还能在国内混? 真是娱乐圈的顶级恶魔了! 不知道他那帮人霍霍了多少个年轻人 尤其是小鲜肉们 封杀+踩缝纫机都便宜他们了” 这话虽有点极端 但也戳中了大家的“恐惧点” 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被错误价值观引导 要我说 公众人物就得有“公众样” 你可以有个人看法 但不能把“不合法的事”当“理想”宣扬 社会给你的“话语权” 是让你传递正能量的 不是让你博流量的 程青松要是真关心电影 不如多写点像《沉默的远山》那样的好作品 别天天扯这些“没用的” 这事你怎么看? 你觉得公众人物该怎么守好言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