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8%的抽动症孩子,想要少发作、不反复,用这个方法就够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 大家

98%的抽动症孩子,想要少发作、不反复,用这个方法就够了!很多家长都忽略了 大家好,我是孟牛安。很多抽动症家庭,家长带着孩子跑遍医院、吃了不少药、尝试了各种治疗方式,可症状还是反反复复,甚至一次比一次严重。看着孩子难受,家长自己既焦虑又自责,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 在孟爷爷看来,之所以陷入“治疗—复发—再治疗”怪圈,根本原因就是家长只盯着“症状消失”这个短期目标,却漏掉了症状背后更关键的日常护理! 下面这6点,才是最该花时间、下功夫的核心。 为什么症状消失了,还会反复? 孩子症状缓解后,大脑神经的敏感性、身体的应激反应还没稳定,一旦遇到情绪波动、身体负担、环境触发等诱因,症状就可能又冒出来。下面这些具体建议,一定要放在心上! 1.饮食调整: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少吃糖、甜食、坚果、膨化食品; ● 做饭少放辛辣香料; ● 鱼虾、鸡、鸭、羊肉尽量少吃,可吃猪肉瘦肉、牛肉。 2.控制电子产品: ● 看电视、玩手机要限时间,减少光源刺激和辐射; ● 恐怖、刺激的动画片、影视剧、电子游戏,绝对不能看、不能玩。 3.稳定情绪: ● 夫妻别在孩子面前吵架; ● 别让孩子有过度发怒、恐惧、悲伤、压抑、劳累、兴奋这些强烈情绪; ● 对孩子多些耐心,少批评、少争吵,坚决不打骂。 4.预防感染病: ● 尽量别让孩子感冒、得其他感染病,这些病会诱发、加重抽动; ● 生病优先选中药治,避开可能加重抽动的西药。 5.减少负面暗示: ● 家长和身边人,别在孩子面前聊抽动症; ● 也别议论孩子发作时的症状,免得因暗示让症状变多。 6.规范用药: ● 千万别自己给孩子减药、停药,会让控制住的抽动复发,甚至更重; ● 调整用药,必须听医生的。 把上面这些建议,融进每天的生活里。别等症状反复了才重视,长期坚持,才能让孩子离抽动远一点! 门诊上有一个孩子,小时候有轻微眼睛抽动、清嗓子,没特意干预症状就消失了。家长以为抽动症好了,就没再注意。 第一次反复: 结果半年后,因为某原因,孩子爸爸没控制住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孩子受惊吓抽动复发。除清嗓子外,还增加了喊叫、说脏话、情绪暴躁等情况。 医院开了阿立哌唑治疗,家长担心西药副作用,于是找到了孟爷爷。 孟爷爷结合孩子情况,先开了3周中药,按照以往经验,用药后症状应该大幅减轻。事实也确实如此,孩子情绪平稳了,喊叫、说脏话的频率明显减少。 第二次反复: 可就在继续用药巩固时,爸爸又因为孩子调皮忍不住批评了孩子,孩子情绪一下又暴躁起来,抽动症状也跟着加重。 孟爷爷继续调整用药,再次把症状控制住。 第三次反复: 可没过多久,孩子不小心感冒了,导致病情再次反复,新增了挤眼、甩头等症状。 之后孟爷爷再次调药,慢慢的孩子甩头消失,挤眼睛、清嗓子大大减轻。甚至期间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孩子也适应良好,症状几乎消失。 现在,这个孩子还在巩固治疗期。经过之前几次反复,家长终于意识到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开始认真遵守,孩子的情况也一天比一天好。 这个案例也再次证明,抽动症,药物治疗和日常管理缺一不可。 哪怕孟爷爷开的药再有效,只要家长忽略日常护理,症状就可能反复。只有把这些注意事项,实实在在落实到每天的生活里,才能让孩子真正远离抽动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