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意外”北京,女子打算把闲置房子租出去,为了方便中介带人看房,将钥匙交给中介,结果,房子还没租出去,反而接到派出所的电话,称有人受伤倒在其家中浴室内,现场门锁紧闭,需紧急破门。女子当时愣住了,但想着救人要紧,便同意了警方处置。 那天是下午五点多,小区监控拍到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男子进了那套房,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动作很熟练。小区保安记得,他跟人打过照面,但没说话。 事情得从几个月前说起。女子小妮(化名)有套闲置房,打算出租。她联系了一家中介,跟其中一位叫姜某的员工对接。最开始合作的时候,就把钥匙交给了对方,便于带人看房。 中间有段时间合作终止了,后来姜某又主动联系她,说自己现在可以帮忙把房子租出去。她重新考虑后,还是把钥匙又给了他。 但之后几个月都没收到房子出租的消息,反而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她家有人受伤被困,需要开门。对方自称是派出所民警,说情况紧急,人在卫生间内疑似滑倒受伤,出血较多,需要尽快处理。 小妮当时整个人懵了,但很快回过神:“你们破门吧,别耽误救人。” 第二天她赶到房子现场,警戒线已经撤了,物业楼下有人议论,说“幸亏发现得早,人没事就是万幸了”,也有人说看过担架抬出来的时候,那人脸色苍白,浴室水还开着,估计是在里面待了不短时间。 她上楼开门时心里已经有些预感,果然屋里情况不对劲。客厅家具被挪动过,有一条陌生的床单铺在沙发上,茶几上有没扔干净的外卖盒,卫生间门板边缘有裂痕,地面凌乱。她留意到浴室角落有血迹残留,虽然被处理过,但痕迹依旧清晰。 最让她起疑的是,阳台上晾着的东西不是她的,还有洗漱用品和男士衣物,像是被人临时住过。 她拍照记录,把情况发给中介,对方先是回应说“已经了解情况”,随后表示那名受伤的人是姜某本人,说是他那天来帮忙关窗户,不小心在浴室滑倒受伤。 小妮听了觉得说不通。“我什么时候叫他来关窗了?”她查了自己的微信和通话记录,没有任何关于这件事的联系。 之后中介门店经理联系她,说可以提供清洁服务、更换门锁并妥善处理后续损失。但几天后口风变了,又说可以选择“私了”,但姜某家庭困难,赔偿能力有限;如果要正式走流程,则需要小妮自行列出损失清单,并承担较长的审批等待期。 小妮不接受这种说法。她表示自己并不打算借此“讹人”,但对方这种态度让她很难安心。她先是向中介总部投诉,未果后决定采取法律途径维权。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法院认定中介员工姜某未经允许擅自使用钥匙进入房屋、非法占用住宅空间,并导致房屋损坏、产生经济损失。法院最终判定姜某与其所属中介公司需共同承担赔偿责任,金额为4.8万元,包含期间房屋占用费、维修费用以及相关损耗。 庭审期间,姜某曾试图解释,说是“临时进去坐坐、没想到出事”,但因为无法提供小妮“授权他入内”的任何证据,法院并未采信。 小妮出庭时情绪平静,只说了一句:“我不是不讲理的人,但不是说把钥匙给你们,就能随便进。” 她后来搬出了那套房子,换了地方住。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新房的照片,阳光照进来,沙发和窗帘都换了新的。 配文只有一句话:“这次,我没给钥匙。” 再没人听她提起过那间旧房子。邻居偶尔聊起,也只是说:“谁都没想到,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