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每日经济时评 | “2厘米多”背后的全民大跨步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总体持续改善,6—17岁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增长2.1厘米和2.2厘米。

五年间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长了2厘米多,这是一个什么概念?2020年中国6—17岁男性、女性身高与2015年相比平均增加1.6厘米和1厘米——也就是说,最近五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的增长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加速度。北京商报“绘点财经”根据国外权威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欣喜的结论:2019年中国19岁青年平均身高在亚洲位居前列,在东亚地区排名第一;1985—2019年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8.1厘米,增幅位列全球第一,远高于全球19岁男性2.8厘米、女性2.1厘米的增幅。

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件往事。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是低于中国人的。然而笔者读中学时曾经出现过一段“波折”。那年有一个日本学生代表团到我们中学访问,跟我们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大家惊讶地发现,日本同龄人一个个身材魁梧,身体优势十分明显。老师们在一旁小声评论说:日本人生活条件好了,吃得有营养,年轻一代的身体素质噌噌噌上去了。这种直观的印象也得到了权威数据的佐证。1997年原国家体委在全国19个省区市组织了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当时的中国青年报将监测结果与日本文部省体育局1997年度的调查报告进行对比,发现中国59岁男性比日本同龄人高2.6厘米,而18岁男性则比日本同龄人矮1.3厘米,出现了中国青少年身高低于日本人的趋势。这件事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中国人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平均身高已大大超越日本人,这背后,依然可以用生活条件改善,“吃得好了”这种朴素的逻辑来进行解释。此外雷海潮主任还说,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对健康生活的关注,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最直观的身高以外,体重、视力也是衡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到,“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到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减缓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等目标。就在本月,教育部启动了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主题月”活动。可以看到,国家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从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到健康教育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

这两天都市快报报道了杭州一所小学一周保证5节体育课,学生每天在校运动2小时,一年过去,学生的身体素质肉眼可见地提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也随之下降10%。事实证明,我们的“组合拳”是精准、有效的。眼下“十五五”规划即将制定,相信下一个五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一定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