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国际铁路港龙门吊正在吊装货物。(李歆怡摄)
南宁国际铁路港——中越班列始发点,巨大的龙门吊起起落落,将满载发电机组配件、摩托车零部件等货物的集装箱吊装上车,通过中越班列发往越南河内安员站。
“截至9月14日,今年我们通过中越班列出口越南的集装箱货物为4326标箱,同比增长了一倍。”广西邦达天原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杨波说,出口增幅较大的是发电机组配件,以满足越南越来越多的工厂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市),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铁路作为运输大动脉,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如今,一端连着国内供给企业,一端连着东盟需求市场的中越班列,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
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8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93万亿元,同比增长9.7%。
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不断密切的贸易往来,对跨境货物运输提出更高要求。今年以来,国铁南宁局与越南铁路部门协商将出入境货物列车牵引吨数由1000吨增加到1300吨,班列开行频次由每周5列加密至14列,为我国货物出口提供更好的运输保障。目前,广西始发中越班列运输出口货物品名达380余种,货源覆盖国内江苏、广东、河北等25个省(区、市),跨境货物运输范围覆盖越南、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截至9月14日,今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运出口货物25450标箱,同比增长177%。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枢纽站——钦州港东站,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需求旺盛,柬埔寨大米、泰国香水椰等东盟商品源源不断涌入我国,重庆火锅底料、广西新能源汽车、湖南卷筒纸等国产货物也热销海外,货物品类涵盖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机械、食品等数十个大类。
为构建更加稳定、畅通的区域产供链体系,今年以来,国铁南宁局扎实推进铁路运输通道建设,组织近7000名干部职工对焦柳、南昆、湘桂、南防铁路开展集中修施工,改善线路质量,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西线至北部湾出海口的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畅通连接我国西南、中南与华南的重要运输通道。
通道更宽更畅,班列越织越密。今年国铁南宁局新增钦州港东至贵阳南、湛江至王家营西2条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图定运行线路,图定运行线路累计达24条,形成以北部湾港为主要进出海节点,以重庆、成都为运营中心,覆盖西部主要城市的便捷、高效的运输网络。
截至9月14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今年累计发运集装箱货物103.7万标箱,同比增长72.7%,首次实现年度发运量超100万标箱。今年前8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通道进出口达6228.9亿元,同比增长17%,延续两位数增长态势,规模创历史新高。
铁路客运传来了好消息:自今年5月25日中国北京西、南宁至越南河内(嘉林)国际旅客列车恢复开行以来,中越跨境旅客运输量持续攀升,累计运送跨境旅客7680人次,其中8月份发送2689人次,环比增长89%。
“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越南投资办厂,这趟夕发朝至的跨国列车恢复开行,为发展跨国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越南从事厂房租赁业务的旅客伏先生说。
如今,又一条直通中越边境城市的高铁——南凭高铁进入全线贯通运营“倒计时”,项目预留远期延伸至越南的条件;云桂沿边铁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山至靖西铁路正加快初步设计定测工作,通边达海、对接东盟的铁路网越织越密,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源源不竭的“铁动力”。
本报记者阮晓莹通讯员莫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