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三字口诀”:用简约表达,锚定成长的“精神坐标” 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三字口诀”,以**六大维度(言行得体、协商互让、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勇于担当、尊重感恩)**为框架,用朗朗上口的三字短语,为学生勾勒出“成志教育”下的行为与精神指引。每一组口诀都像一颗“精神种子”,既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蕴含着对“全面发展之人”的培育期待。 一、“言行得体”:从细节处养“君子之风” “清华人,知礼仪;进校园,衣整洁……言语美,仪表优”——这部分口诀聚焦个人修养与公共行为的细节。小到“走路轻、靠右行”的校园礼仪,大到“爱树木、护花草”的环境意识,把“文明”拆解成可感知、可践行的日常行为,让学生明白:“得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红领巾戴戴好”“交谈时体端庄”这些举手投足间。 二、“协商互让”:在相处中悟“和合之道” “有大局,会服从;有分歧,能协商……有交往,善分享”——这是对“群体生活智慧”的提炼。从“服从大局”到“协商分歧”,从“换位思考”到“择善共享”,传递出“个体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相处哲学。对小学生而言,这不仅是“解决矛盾的方法”,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同理心”与“合作力”,让他们懂得:和谐的人际关系,源于“互让”与“共赢”。 三、“诚实守信”:以真心筑“立身之本” “说话时,表如里;做事时,讲诚信……考验时,有信义”——这部分直指“为人的核心品质”。“讲真话、办实事”是对“诚”的要求,“守承诺、言行一”是对“信”的践行。用最直白的三字语,告诉学生:“诚实”是“表如里”的坦荡,“守信”是“言与行”的一致,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四、“自律自强”:凭意志塑“成长内核” “思无涯,行有矩;生气时,宜冷静……勤锻炼,有意志”——这是对“自我管理”的倡导。从“守规则、能自律”的行为约束,到“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养成,再到“遇危险、能自护”的生存能力,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既要有“思无涯”的开阔,也要有“行有矩”的克制;既要有“极兴奋能自制”的情绪管理,也要有“勤锻炼有意志”的精神韧性。 五、“勇于担当”:以正气立“责任之肩” “讲正义,有正气;讲平等,创和谐……讲责任,尽全力”——这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唤醒。从“明事理、晓是非”的认知,到“尽己能、主动为”的行动,再到“遇险恶、巧面对”的勇气,传递出“担当”的多层内涵:不仅是“敢承担、做善事”的主动作为,更是“讲公益、喜奉献”的社会情怀,让学生从小懂得“个人成长与集体、社会紧密相连”。 六、“尊重感恩”:怀敬畏绘“情感底色” “父母情,重如山;师生情,深似海……祖国情,怀敬意”——这是对“情感与价值”的升华。从“懂孝敬、尊师德”的亲情师恩,到“互尊重、相扶持”的同窗友情,再到“忠一生、永铭记”的家国情怀,把“感恩”的对象从“身边人”扩展到“祖国”,让学生在心底埋下“敬畏与热爱”的种子,明白成长不仅是“获取”,更是“感恩与回报”。 总结:“三字口诀”,是“成志教育”的生动注脚 清华附小的这组“三字口诀”,看似简单,实则是“成志教育(成就志向,照耀一生)”的具象化表达。它用小学生最易接受的“三字短语”形式,把“抽象的育人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记忆、可践行”的行为指南,让“成志”不是停留在口号里,而是变成学生日常言行里的“精神自觉”。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德育方式,既呵护了孩子的童真,又为他们的成长锚定了清晰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