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没有刘居英,抗美援朝结局或将改写,他仅用一招破灭老美“绞杀战” 可能很多人对

没有刘居英,抗美援朝结局或将改写,他仅用一招破灭老美“绞杀战” 可能很多人对“刘居英”这个名字不熟悉,但在抗美援朝的后勤战场上,他可是能扛事儿的关键人物!当时他担任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管的就是前线几十万将士的“吃饭打仗线”——所有弹药、粮食、药品,都得靠他盯着的铁道运到前线。 老美当时的“绞杀战”可不是闹着玩的,1951年8月一启动,几百架飞机天天在铁道线上空盘旋,见着桥梁炸桥梁、见着隧道炸隧道,连铁轨都要反复炸好几遍,就想把志愿军的补给线彻底掐断,还放话“要让前线的人冬天没的吃、没的用”。 刘居英那“一招”看着不花哨,却是实打实的救命招——“片面运输、顶牛过江、夜间行车、分段抢修”。别觉得这些词简单,每一条都是从生死里摸出来的经验!就说夜间行车,他专门让人在铁道沿线每隔两三公里设个防空哨,哨兵白天躲着飞机,晚上就盯着天,一听见飞机引擎声,要么敲钟要么开枪示警,司机立马关灯靠路边藏着,等飞机走了再接着开,就这么着,火车被炸毁的概率直接降了一半还多。 他能想出这些办法,不是临时抱佛脚。早年间在东北搞铁道建设时,他就摸透了铁路的脾气;抗战时期在鲁中根据地,还跟日军的封锁线斗过,怎么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把物资送出去,他早就有经验。这些过去攒下的本事,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正好派上了大用场。 现在提起抗美援朝,大家多会想起前线冲锋的战士,却很少有人注意后方这些“保运输”的人。可要是没有顺畅的运输线,前线战士就算再能打,没弹药、没粮食也撑不住啊!1952年1月,老美炸得最凶的时候,刘居英带着铁道兵愣是把运输量提上去了,比之前还多了不少,这就是他那“一招”的真能耐。 说“没有他结局或将改写”,真不是夸大。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就是军队的底气,刘居英守住了运输线,就是守住了志愿军的底气。像他这样的幕后英雄,真该被更多人知道、记住。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