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个姑娘吐槽,说爸妈养她20多年花了30多万,结婚后要去婆家洗衣做饭,挣钱给婆家花、花钱靠娘家,所以多要彩礼天经地义。这话听着委屈,可细想全是拧巴的账。 凭啥结婚就得把自己当“泼出去的水”?彩礼要是成了“养育费”,那和把自己当商品卖有啥区别?爸妈养我们是盼着日子安稳,不是盼着拿闺女换一笔钱;婚姻是两个人搭伙过小日子,不是娘家把人“移交”给婆家。 真正的公平哪是彩礼能算清的?我结婚前也纠结过,总觉得离开家就成了外人,直到生病时老公请假端饭喂药,我妈一句话点醒我:“你是和他过日子,不是去当保姆。”后来才懂,双11加班到凌晨他在楼下等,他忙时我买菜做饭,逢年过节一起给两边爸妈买礼物,这才是婚姻该有的样子——没有你的我的,只有我们的。 彩礼该是双方父母给小家的启动金,不是买断谁的余生。毕竟日子是两个人过出来的,不是靠彩礼算出来的。你们觉得彩礼该给多少才合适?婚后怎么算清彼此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