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觉得,敌后抗战最大的贡献不是牵制了多少日军,而是破坏了日本对占领区的消化工作。让日本无法在占领区收税、征兵、屯粮! 我举两个例子吧!日本在完成了对台岛的殖民消化之后,就可以征兵二十万,投放到战场!再一个就是半岛,日军在半岛动员约11万人,这些士兵被编入关东军等部队。 日本那种“以战养战”的算盘打得响,想着拿中国的资源打中国人。东北的煤矿、华北的棉花、江南的粮食,他们原计划全要变成战争燃料 。但共产党钻到他们肚子里闹革命,把占领区搞成了个四处漏风的破口袋。 游击队在华北把铁路扒得七零八落,火车根本跑不顺。井陉煤矿更被八路军端过,机器炸瘫,存煤烧光,日本人半年都没缓过劲来,直接损失一亿日元以上 。这哪是占领区,分明是个无底洞,吞掉日军大量兵力物力却吐不出多少东西。 经济战才叫绝。边区搞“统一累进税”,地主农民负担都合理了,外逃的地主居然往回跑 。他们自己开集市、发边币、搞合作社,甚至秘密从敌占区搞药品和子弹 。日本人发现伪钞不好使,物资流不通,税收收不上来。所谓“治安区”的百姓,心都向着八路军。 日本人学台湾、朝鲜那套殖民玩法在大陆根本行不通。不是他们不够狠,三光政策、囚笼战术都用了。但共产党扎根在农民里,就像水渗进沙子,抓不住也抽不干 。结果就是台湾能征二十万兵,华北连两万伪军都靠不住。 敌后战场把日本的“总兵站”美梦彻底砸碎。他们没能消化占领区,反而被根据地缠住手脚,最终拖死在人民战争的泥潭里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