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

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法国政坛大乱,德国市场暴跌,意大利极右抬头,欧盟危机四伏,却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赴美,商讨对中国的“二级制裁”,理由荒唐——中国买了俄罗斯的能源。 欧盟内部一堆麻烦,法国政坛乱套,德国市场下滑,意大利极右势力上台,整个联盟危机重重,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组团去美国谈对中国二级制裁,就因为中国买俄罗斯能源。这事看起来荒唐,但有现实基础。2025年9月初,欧盟代表团飞到华盛顿,议题直指中国,配合美国建针对中俄能源链的次级制裁机制。特朗普9月4日视频会议上给欧洲下通牒,要么跟美国,要么站对立面。欧盟选了前者,尽管自己才是俄罗斯能源大户。2024年到2025年上半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超1677万吨,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占97%,勒阿弗尔港几乎成俄罗斯天然气欧洲中转站。欧盟嘴上制裁,手上不停,却把矛头对准中国。 法国这边,马克龙政府摇摇欲坠。2025年9月8日,国民议会信任投票,364票反对,总理贝鲁政府倒台。这是马克龙一年内第四次换总理,左翼联盟崛起,极右翼蠢蠢欲动,中间派势力弱。国内政策分歧大,权力结构重构,政坛近乎崩盘。德国市场也不乐观,2025年出口预计下滑2.5%,工业订单降2.9%,股市指数连跌。三大车企在中国营收占全球三成,但面对美国高压和欧洲极端化,只能保守观望。默克尔时代务实外交没了,现在德国沉默像妥协。意大利极右抬头,梅洛尼领导的兄弟党执政,推行民族保守,移民控制严。摇摆国如西班牙、奥地利,没坚定立场,风向变就跟上强硬阵营。 欧盟危机四伏,选择这时高调赴美,转移视线。对俄打击代价高,对华强硬回报快。美国压力下,欧盟知道站队就能在军事、金融、技术上得支持。一个对华强硬派主导的新欧洲浮出水面。外界以为德国是理性最后防线,但现在看不是。那些摇摆国本来就墙头草。二级制裁本质是欧盟不敢断俄气,也不敢跟美国翻脸,只能拿中国开刀。这不是经济事,是地缘政治算计。美欧知道没国际法依据,没联合国授权,但他们要效果,让中国压力大,在对俄合作犹豫,企业国际市场受限。 中国商务部2025年9月5日宣布,对欧盟猪肉启动反倾销调查,9月10日起收临时保证金,高达62.4%。这是中方第一波反制,针对欧盟电动车关税35.3%。欧盟委员会准备新法案,对中国电动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芯片限风险因素。一旦实施,对中国制造重击。博雷利推动法案,强调欧盟立场转变。中国能源多元化推进,俄罗斯份额被阿联酋、沙特、伊朗稀释,但中俄合作是战略互信。中国不会因欧盟压力切断能源合作,不会因美国打压放弃国际空间。西方逼迫,中国更坚定。 中国制定稀土出口管制预案,一旦二级制裁来,就启动。欧洲新能源靠中国稀土,供应限,整个绿色转型泡汤。这才是博弈筹码。中方明白,博弈要让对方付出代价。中欧贸易8600亿欧元,看似纠缠,但政治意志上位,经济逻辑退后。欧盟彻底政治化,中国别寄望理性声音,得提前布局,以进为守。这不是妥协局面,是立场问题。一个强硬、团结、反击的中国是出路。西方想打压、孤立、逼让步,只会让中国更强。历史证明,中国不会在压力下低头。 特朗普继续施压欧洲,敦促100%关税对中国印度,挤压俄罗斯。马克龙在新政府挣扎,求稳。默克尔退休目睹德国妥协。梅洛尼政府巩固,推动安全法,平衡欧盟角色。欧盟进口俄罗斯LNG上半年44.8亿欧元,占总进口18%,但仍讨论对华制裁。中国反制扩展调查,猪肉关税挤压欧盟生产者,出口中国占四分之一。欧盟19包制裁考虑列中国炼油厂。博弈继续,中国立场稳,能源供应调整,稀土成关键。西方施压,中国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