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一男大学生偶然刷到视频,得知对方售卖听话水,于是就下了一单,等拿到水之后,男大学生试了一下发现没效果,于是发现自己可能被骗了,不过,接下来男大学生的做法,让自己付出了10年的刑期。 据悉,男子蒋某是一所大学的学生,一次刷到短视频看到有人在售卖这种水,于是就下了一单,为了测试一下效果,蒋某就自己服用了,可是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因为知道这东西违法,所以蒋某就没有声张。 接下来,蒋某自己觉得这种事情风险小,毕竟买的人不会因为这点事去报警,于是,蒋某自学了一套行骗流程,在宿舍捣鼓起来,舍友向某和吴某发现后,蒋某又把两人拉了进来。 就这样,三人在网上用糖水冒称听话水售卖,最终还是有人举报了蒋某,蒋某被抓获归案。 有人说,人家卖糖水怎么就违法了,又没有卖真正的听话水。 还有人说,你可以卖,但是不能以听话水名义卖,只能以糖水名义去卖,不然糖水成本几块钱,你卖几百块钱这就不合适了。 那么,蒋某等人以糖水冒称听话水售卖,这种行为违法吗?其实,这就好比售卖毒品以糖或者面粉假冒的一样,都是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 虽然没有售卖真的违禁药物,但是,因为冒称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即你卖糖水,可能就能卖到几块钱,但是你用糖水虚构成了听话水,那么再以几百元的价格售卖,这显然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行为了,所以本质上这是诈骗行为。 而蒋某等人以糖水冒称听话水的方式,卖了60多万,那么这显然是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按照刑法的规定,可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了。 最终,法院也是认定蒋某构成诈骗罪,最终获刑10年2个月,并处罚金20万,而其他两人也被法院判了三年到三年六个月不等。 其实,大学生想要赚钱,甚至是创业这都没问题,但是,不能自己在上当受骗之后,就由受害人身份直接转变成加害人身份,这样,不仅学业没了,而且还要付出惨痛代价。 对此,你对本案有什么看法? —————————— 关注我,带你评析法律热点,关注冷暖人生。 文章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