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4年,新疆一位猎人迷失方向,误入罗布泊深处。当他九死一生回到村庄时,逢人便

1934年,新疆一位猎人迷失方向,误入罗布泊深处。当他九死一生回到村庄时,逢人便说:“我见到一座‘鬼城’,里面有一千口棺材!”村民们起初以为他疯了,直到一位外国考古学家闻讯而来,花重金请他做向导。 话说这个猎人叫奥尔德克,本地罗布人,从小就在沙漠边上讨生活。靠打猎养家,他对那片荒野的地形熟门熟路。早年1900年,他就帮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找到楼兰古城遗址。那次他们绕沙丘避流沙,用工具挖出墙基和陶片。奥尔德克的经验让他成了沙漠向导的活招牌。1910年前后,他单枪匹马狩猎,意外走进罗布泊核心,看到一片墓区,木柱到处是。他没多碰,就撤了,但这事儿一直卡在他脑子里。奥尔德克晚年还住在罗布泊边,偶尔帮探险队,但没再掺和考古深水区。他的日子就这么过,简单却稳当。 再来说说那位瑞典考古家,沃尔克·贝格曼。1902年生在斯德哥尔摩,从年轻时候就迷上古董遗迹。1920年代,他在瑞典本土挖中世纪陶器和石工具,刷泥土分类样本。1929年,他加入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好几趟去中国西北追丝绸之路痕迹。1930年,他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挖汉代简牍,固定竹片运回北京。1934年,他带队进塔里木盆地,目标是青铜时代遗址。带水囊测绘工具,标记石器点。贝格曼适应沙漠,支帐篷歇脚,擦仪器整理样本。他的笔记后来成书,画罗布泊地图。贝格曼1946年去世前,出了好几本新疆考古书,为小河墓地研究打下底子。 奥尔德克的发现得从1910年说起。那年他狩猎偏路,走进罗布泊深处,踩上平地,看到密集木柱和长形木箱,数量上千,像船棺。他摸了摸木面,就赶紧撤。回来村里逢人说鬼城千棺,村民觉得他中暑胡说。1934年,贝格曼队来新疆,奥尔德克把事儿抖出来。贝格曼一看有戏,花钱请他当向导。奥尔德克同意了,从村出发过河进沙漠。风沙大,视线模糊,他们裹衣往前。几天转悠,几次迷路,奥尔德克说沙子可能埋了旧迹。贝格曼坚持,顶太阳蚊虫咬,皮肤烫红。 终于到地,奥尔德克指平地说就是这儿。队里挖沙,铲子入土响,刷掉表层露木柱。棺现形,上千墓坑齐整。贝格曼记尺寸,拍照闪光。棺用胡杨凿空,两端接牛皮裹。撬一具,里面女性干尸,脸保全,唇角翘像笑。穿丝袍戴锥帽,五官欧洲味。抬时风沙起,大家遮脸蹲。风停继续,挖桨形卵形木柱标男女。清12墓,取200件,像木偶麻黄。棺船形,尸自然干,没掏脏器,抹奶酪防腐。贝格曼叫她微笑公主,后改小河公主。 这墓地叫小河墓地,因附近小河得名。贝格曼1934年挖的部分,带回斯德哥尔摩,记录在1939年书《新疆考古研究》里。书里画墓布局,附照片草图,讲木柱防腐法。学术圈一看,炸锅了,关注新疆青铜时代。贝格曼的活儿靠谱,帮后人懂罗布泊古迹。但沙移位,墓地丢了66年。各种原因,没人再挖。贝格曼队因时局停,撤沙漠。他回国继续写书,推新疆课题。 2000年,中国考古队用卫星找回位置,挖167墓,采样本。分析基因,多数人有亚洲西欧痕迹,说明几千年前那儿居民混血结婚。尸千年不坏,棺封紧,脸抹奶酪,简单适沙漠,比埃及木乃伊省事。小河墓东边楼兰遗址,楼兰有墙,小河纯墓葬。两地文化不一样,楼兰城建,小河重葬仪。或许沙漠还有其他古迹等挖。 2003年,中国队再挖,出一完整女性尸,确认青铜时代,3800年前。队里2002到2005年清墓,运千件器物,箱固定防沙损。尸放密封桶,回实验室洗盐,扫描记特征。用镜看布纤维,抽DNA比序列。墓椭圆土丘,高7米长74米宽,木柱风蚀密。发掘分层铲沙,标物品位,拍照档。奥尔德克暮年帮过队,但没深挖。贝格曼的发现是小河研究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