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仲裁庭里的“就业二维码”——呼和浩特市仲裁院解锁劳动争议化解与就业帮扶新路径

“原本以为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得花不少时间找新工作,没想到在仲裁庭就能拿到招聘二维码,扫一下全是本地的优质岗位,真是太贴心了!”近日,在呼和浩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庭办理完劳动争议案件的王先生,拿着工作人员递来的招聘二维码,难掩欣喜之情。这正是呼和浩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创新推出“仲裁+就业”联动服务的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都将“服务民生、助力地方发展”作为核心使命。在日常办案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不少劳动者因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而解除劳动关系后,往往面临“失业空档期”,不仅要承受维权后的生活压力,还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新工作,部分劳动者甚至因求职不顺陷入困境。如何在依法化解劳动争议的同时,为劳动者搭建“维权即享就业服务”的快速通道,成为仲裁院重点突破的方向。

对此,仲裁院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以“青城职聘”公众号为核心载体,打造仲裁庭专属就业服务入口。为让劳动者便捷获取官方就业资源,仲裁院将“青城职聘”公众号二维码悬挂于各个仲裁庭的醒目位置,劳动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直接跳转至公众号首页,轻松使用三大版块功能。此外,仲裁院工作人员还会主动引导有求职需求的劳动者:“您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工作及意向,点击‘找工作’,按照分类进行登记;要是想参加线下招聘会,‘招聘会’版块里每周都有招聘专场,地址和时间都写得很清楚。”

目前,已有50余名劳动者通过扫描仲裁庭内的招聘二维码获取岗位信息,实现“维权+就业”无缝衔接,既有效破解劳动者求职无门的困境,又让就业服务资源更精准触达求职者。未来,仲裁院将继续深化“仲裁+就业”这一联动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就业帮扶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呼和浩特市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仲裁动能。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