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是二婚,也是后妈。她头婚没孩子,跟前夫感情不和,结婚不到半年就离了。再婚嫁给自己大学时暗恋第一个师哥,哪怕是要当后妈,也非要嫁。原先我们都担心,后妈难当,结果她婚后发现,后妈不难当,难当的是她这个现妻做什么都比不上老公故去的“白月光”…… 是的,她现任老公是丧偶,原配跟他是大学同班同学,俩人琴瑟和鸣,旗鼓相当,也算是一对公认的神仙眷侣。 可惜,他原配身体不好,生完孩子后身体一直虚弱,熬了两年还是撒手而去。本来他不打算再婚的,可惜孩子太小,总哭闹着要妈妈。 其实孩子对她还行,刚结婚那会儿,小家伙四岁,怯生生的,见了她就往爸爸身后躲。她每天变着法给孩子做辅食,晚上讲故事,周末带去公园挖沙子,也就俩月吧,孩子就肯扯着她衣角喊“妈妈”了。第一次听见那声“妈妈”,她眼圈都红了,以为总算没白熬。结果转头就看见老公站在门口,眉头皱着,低声跟孩子说:“要叫阿姨。” 她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后来才知道,那不是第一次。孩子用她买的勺子吃饭,老公会说:“以前妈妈给你买的是带小熊图案的。”她学着菜谱做糖醋排骨,老公尝了一口,放下筷子:“味道还行,就是糖色炒过了,以前她做这个,火候刚好。”连书房里那个掉了漆的木头书架,她想换个新的,老公都拦着:“别动,这是她挑的,说放窗边晒晒太阳,书不容易潮。” 她不是没试着沟通过。有次晚上哄睡孩子,她跟老公说:“我知道你惦记她,可咱们现在是一家人,能不能……”话没说完,老公叹口气打断她:“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忘不了。她陪我从一无所有到现在,你不一样,你进门时什么都有了。”这话像根刺,扎得她半天说不出话——合着她连怀念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她“不一样”。 最让她难受的是上个月。孩子感冒发烧,她守了整夜没合眼,天亮时孩子退了烧,迷迷糊糊喊“妈妈抱”。她刚把孩子搂怀里,老公端着粥进来,看见这一幕突然就红了眼眶,别过头去说:“以前她也这么守着孩子,退烧了就抱着哭,说‘吓死妈妈了’。”她抱着孩子的手僵了僵,心里那点刚升起的暖意,瞬间凉透了。 她偷偷跟我说,有时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像个蹩脚的演员。学着他喜欢的口味做饭,留着他说“她以前也这发型”的长头发,甚至连说话都刻意放慢语速——因为他提过,“她性子柔,说话轻声细语的”。可演来演去,还是比不过那个永远停留在回忆里的“白月光”。 前几天她生日,老公送了条项链,款式挺好看的。她戴着照镜子,孩子跑过来说:“妈妈项链真漂亮!跟爸爸书房里照片上的阿姨戴的好像!”她心里一沉,跑去书房翻了翻,果然在一本旧相册里看到张照片:他和原配站在海边,原配脖子上,戴着条几乎一模一样的项链。 她没哭,就是觉得累。当初赌着一口气嫁过来,以为凭着喜欢能焐热他的心,现在才明白,有些人有些回忆,根本不是“后来者”能替代的。她现在还在过,每天照样给孩子做早饭,送他上学,晚上听老公讲“以前她怎么怎么样”。只是偶尔夜深人静时,她会对着天花板发呆:自己到底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用来填补空缺的影子?谁知道呢,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得走下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