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大明王朝1566》时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观众对海瑞的观感居然很一般,甚至有人不太喜欢他,这到底是为啥? 有人说,讨厌的不是海瑞本人,而是他代表的“明君廉臣”叙事——好像只要有个好皇帝、一个清官,就能开盛世,本质是逃避封建皇权体制本身的问题。也有人觉得,海瑞的理想能施展,自身能力是一方面,更关键是赶上了严党危机,清流和裕王需要他冲在前头,换个时候未必能活到最后,他其实挺幸运。 还有人吐槽他的家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连家都没经营好,孩子老婆一个没保住,家里气氛压抑得要命,看剧一到他家戏份就想快进。海母的角色也不招人喜欢,那句“要做清官就别要父母妻子孩子”,听着就让人不舒服,他家简直是朝廷的小缩影。 更有人站在不同角度感慨:做海瑞的上司、同僚、妻女,肯定特别痛苦;但做他治下的百姓,虽说谈不上幸福,起码能在民不聊生的绝境里,靠他振臂一呼减轻赋税,谋个活下去的机会——可那只是“活命”,离幸福还差十万八千里。甚至有人调侃,讨厌海瑞的人,放到明朝撑死是淳安县灾民,可能是有点嫉妒他能做自己,还能活到最后,没变成赵贞吉、何茂才那样的人。 不过也有人反驳,在吃人的封建现实里,海瑞这样的官,能让老百姓看到更多生机,总比寄希望于严嵩之流、盼着下辈子投胎做人上要强。 其实说白了,大家的观感差异,全看站在哪个角度:是盯着他没顾好家,还是看到他给百姓谋的活路;是纠结他的“幸运”,还是反感他代表的叙事。 你看《大明王朝1566》时,对海瑞是啥感觉?是觉得他可敬,还是觉得他的行事让人不舒服?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