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一件令人咋舌的事件曝光:78岁的张大爷(化名)因卧病在床却孤身一人,竟在美

上海,一件令人咋舌的事件曝光:78岁的张大爷(化名)因卧病在床却孤身一人,竟在美发店陆续花费28万元。店内一位年轻女员工号称每天上门提供所谓“私密按摩”,一次费用高达1000元。老人直言身体吃不消,而其子在得知情况后更是愤慨,认为父亲是在母亲去世后孤寂难耐,被商家趁虚而入。可店家却辩解称,他们只是提供“精神慰藉”,问题在于子女未能好好陪伴老人。 自老伴离世后,张大爷独居多年,子女常年旅居国外,很少回国探望。2020年春,小区楼下新开了一家美发店,频繁邀请老人去体验,从最初的免费洗头逐步升级到所谓的“个性化护理”。 店员小李(化名)成了主要接触者,她每天清晨都会准时上门接送。这样的细节让张大爷逐渐产生依赖。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冬天。店家以“冬季养生”为名,推出“经络疏通套餐”,服务时长从40分钟延长到2小时,地点也从店内后门转移到附近公寓。 据物业人员回忆,那段时间经常看到小李提着保温桶进出公寓,有时一天能来五次。银行流水也显示,张大爷每月向该美发店固定转账1.2万元,其中包含每次1000元的“特殊护理费”。 这种异常消费持续到2023年8月。直到张大爷因突发脑梗入院,子女回国清理财务时才发现问题。儿子张先生调看父亲的手机记录,震惊地发现三年间共有287笔转账,最大单笔支出高达3.8万元。而且所有款项都没有发票或合同,只有微信转账备注“服务费”。 面对家属的追问,店家拿出厚厚一摞“服务记录”,声称为老人提供了20余项服务,包括叫早、买早餐、陪看病等。至于“私密按摩”,店家辩称那是“心理疏导”,内容包括聊天和肢体放松,费用参照心理咨询标准。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店铺的营业执照范围只有美发服务。所谓的“小李心理咨询师”,其实是刚进城几个月的农村务工人员。更可疑的是,监控录像显示,小李每次进入公寓前都会把手机锁进柜子,服务期间窗帘全程紧闭。 这起事件揭示了独居老人消费保护的漏洞。法律人士指出,《民法典》规定老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大额消费需家属确认,但现实中不少商家通过情感攻势规避监管。社区透露,该小区137户独居老人里,近三年已发生7起类似纠纷,涉案金额过百万。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重点核查是否涉及虚假宣传和欺诈。心理专家则分析,张大爷的行为本质上是将情感缺失转化为金钱付出,这在空巢老人群体中并不少见。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超过40%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与情感缺口,成为不法商家利用的切口。 这起事件不仅关乎28万的去向,更折射出老龄化社会的困境。物质条件日渐改善,但精神关怀却成为新的痛点。子女定期汇钱,能否替代陪伴?智能设备的监控,能否弥补情感交流?社会又该如何为老人搭建一个真正安全、温暖的精神港湾? 网络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批判商家的无良,也有人质疑子女的疏忽。更多声音则呼吁关注身边的独居老人。当我们追问这28万是否合理时,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让老人的晚年,不再被孤独与欺骗所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