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IPO“首日暴涨”现象正愈演愈烈,科技股引领热潮

在首次公开募股(IPO)筹备阶段,科技独角兽企业菲格玛(Figma,股票代码:FIG)将其发行价定为每股33美元。7月31日该股首个交易日收盘时,股价飙升至115.50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50%。

仅在两个月前,稳定币基础设施运营商Circle互联网集团(CircleInternetGroup,股票代码:CRCL)将IPO发行价定为31美元,6月5日首个交易日收盘时股价达83.23美元,涨幅超165%。

此类IPO“首日暴涨”现象正愈演愈烈,而科技股在这一趋势中占据主导地位。

IPO咨询公司RainmakerSecurities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IPO首日平均涨幅达27.5%,略低于过去10年上半年的最高纪录——2021年的29.2%,但几乎是去年上半年15%涨幅的两倍。路透社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美国共完成241起IPO,其中规模最大的20起IPO首日平均涨幅更高,达36%。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纽交所上市的企业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科技板块首日平均涨幅最高,达36.3%。过去12个月里,科技板块股价开盘价高于预期区间的比例也位居第二,达41%,仅次于消费品板块。相比之下,材料、消费服务等更为稳健的板块,过去一年多数IPO的开盘价均处于预期区间内(数据

就在本周,稳定币发行商菲古尔科技(FigureTechnologies,股票代码:FIGR)完成IPO,其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44%,但在周四首个交易日收盘前,部分涨幅已回吐。

纽交所数据显示,今年该交易所的科技类IPO募资额也位居所有板块之首,达135亿美元以上。

RainmakerSecurities管理合伙人格雷格・马丁(GregMartin)向雅虎财经表示,科技板块在IPO首日涨幅中占据主导地位,部分源于基本面因素——对于在新市场中快速增长的企业,确实更难对其进行估值。

“因为这类估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企业)未来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一项难度高得多的工作,”马丁称,“相比之下,对一家过去20年以10%、15%增速增长,且未来仍将保持这一增速的企业进行估值,要容易得多。”

由于市场接受度高、未来潜在市场规模庞大,今年与加密货币相关的金融科技新股也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焦点。继Circle之后,金融科技加密货币交易所Bullish(股票代码:BLSH)于8月将IPO发行价定为37美元,首个交易日收盘时股价达68美元,涨幅超80%。

科技及科技相关领域IPO的活跃,推动新股首日涨幅不断攀升,逼近10年高点。过去30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9%。分析师认为,15%-20%的涨幅区间属于健康水平,既能合理回报投资者为未知企业承担的风险,又远低于今年科技类IPO的平均表现。

但需明确的是,科技股达到的超高股价往往会回落。经济学家多蒙科斯・瓦莫西(DomonkosVamossy)表示,从长期来看,IPO前市场热度高的新股,其表现往往比热度较低的新股低8%以上。

菲格玛首日开盘价为85美元,截至周五,其股价已低于这一水平,约为54美元。尽管仍较发行价高出约64%,但与首日收盘价115.50美元相比已相去甚远。

这种现象究竟是市场低效导致的自然回调,还是证明缺乏经验的投资者在IPO中受损,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一问题仍有待市场解答。

不过马丁表示,至少在当前阶段,IPO热潮大概率不会消退。IPO研究公司复兴资本(RenaissanceCapital)的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市值不低于5000万美元的美国企业IPO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3.1%,交易活动正重新活跃。

“目前我们所处的水平,无疑处于历史上高于常规的区间,”马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