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女护士”夺冠后的委屈,谁来倾听? 8月31日,哈尔滨马拉松赛场上,一位来自福建的护士张水华以2小时35分27秒的成绩冲过终点,拿下国内女子组冠军。 然而,赛后她泪洒现场的一番话,却比夺冠本身更引人深思:“我不求领导给我额外假期,只希望他们能支持我周末调休……” 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护士,张水华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夜班、轮班、高强度护理任务,早已成为她的日常。可即便如此,她仍挤出时间训练,甚至在生理期坚持参赛并夺冠。 这样的毅力,难道不值得敬佩? 然而,她的“喊话”却引来争议:有人觉得她“情商低”,公开向领导提要求不妥;有人认为护士就该专注本职工作,马拉松只是“个人爱好”;还有人担心,她的调休会让其他同事负担更重。 可事实呢?张水华从未占用工作时间训练或比赛,她的每一次奔跑,用的都是自己的休息日,甚至是通过和同事调换班次换来的。说她“不务正业”,未免太过苛刻。 我们总在提倡“劳逸结合”,鼓励医护人员保持身心健康,可当一位护士真的用业余时间追求热爱、挑战自我时,为何又有人跳出来指责她“跑偏了”?难道医护人员就该全年无休,连合理的调休请求都成了“过分要求”? 一个能在高强度工作之余坚持训练并夺冠的护士,恰恰证明了她的自律与坚韧。这样的精神,难道不正是医疗行业所需要的? 与其苛责她“不够圆滑”,不如思考:医院的管理是否足够人性化?员工的合理需求是否被真正重视? 张水华的眼泪,不该只被看作“情绪失控”,而应成为行业反思的契机——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他们值得被理解,也应当拥有追求热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