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长侯友宜语出惊人,称“两岸统一”、“九二共识”是国民党选举负资产。这是既要大陆的好处,又不想沾“统一”的边,如今连遮羞布都懒得拉,直接把核心立场当“累赘”扔! “九二共识”这四个字,如今像个矛盾体,一半是金光闪闪的账本,一半却是烫手的山芋,这账本翻开,数字亮得惊人,马英九时期,两岸贸易额从1450多亿美元,一路飙到3190多亿,ECFA框架下,台湾的工具机、石化和无数中小企业,实实在在省下了88亿美元关税。 这股热潮不只在货柜码头,更涌入了街头巷尾,大陆游客从寥寥30万人次,暴增到418万人次,给台湾带来了4300亿新台币的观光收入,对农民来说,感受就更直接了,2020年的数据显示,菠萝91%、莲雾98%都得靠对岸市场。 即便到了2024年,这种依赖也没断,台湾对大陆和香港的贸易顺差高达700亿美元,占了它全球总顺差的86%,这哪里是理论,这分明是支撑着无数家庭生计的经济基本盘,可怪就怪在,这块经济上的“压舱石”,到了选举场上,却成了可能让船翻掉的“负资产”。 主角是侯友宜,一个1957年出生在嘉义农村的警察,他家是卖猪肉的,他自己从基层刑警干起,干了40年,身上还留着枪伤,这样一个务实到骨子里的人,在竞选时却公开把“九二共识”和“统一”打包扔进了“负资产”的筐里。 他试图用一套新话术绕开这个难题,比如“依中华民国宪法”,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强调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人决定,任内不碰统一,听起来四平八稳,想两头讨好。 结果选举民调一度跌到17.93%,最终只拿到三成三的选票,输给了赖清德,这个策略显然没能帮他坐稳椅子,不仅如此,国民党内部也因此吵翻了天,朱立伦的派系竞争更是让问题复杂化。 这种“经济上想要,政治上不要”的姿态,对岸看在眼里,评价就更不客气了,有人说这是“暗独”,是“两面派”,比民进党更具迷惑性,就连蒋介石的后人、台北市长蒋万安,也因警告若解放军围台就停办双城论坛,被卷入了这场争议。 最终撕裂感传递到了每个人身上,台商们开始焦虑,担心政治基础不稳,影响手里的订单和渠道,侯友宜败选后回到新北市,今年上半年计划推动的农产项目,订单已经出现了波动,这就是最直接的连锁反应。 大陆的态度也变得耐人寻味,国台办官方说辞上还愿意和国民党互动,巩固互信,但另一种声音也越来越响:统一要按自己的节奏来,不再寄望于台湾任何党派,岛内政客的表态不过是“噪音”。 侯友宜的这场豪赌,没能赢得大位,反而加剧了党内分裂和对岸的不信任,他试图拆解“九二共识”,只取其经济利益,抛弃其政治内涵,结果却发现,一个拒绝承认合作基础的市场,它的大门,并不会永远为你敞开。 有网友表示“侯友宜这个独台分子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再不羞羞答答的隐藏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