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看着电视里中国军人迈着铿锵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年逾古稀的克林顿手里的咖啡都凉了。

看着电视里中国军人迈着铿锵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年逾古稀的克林顿手里的咖啡都凉了。屏幕上那整齐划一的方阵、呼啸而过的新型战机,让他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访华时的场景 —— 那会儿中美贸易还得年年国会吵翻天,现在再看,这世界早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当年他力排众议推动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时,国会山的骂声差点把屋顶掀了。共和党人骂他 "对中国太软",说会让美国制造业流失,可现在回头看看,那会儿的 "软" 换来了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2000 年他签下法案,把折腾了二十年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审议扔进历史垃圾堆,美国企业才有机会涌进中国市场,农民们靠着向中国出口大豆、棉花赚得盆满钵满,那些年中西部农场的拖拉机可没闲着,仓库里的粮食刚收完就装船运到太平洋对岸。 可再看看现在特朗普搞的 "硬",克林顿只能摇头叹气。 电视里还在播中国阅兵的盛况,手机上弹出的新闻却在说,美国农民这周卖给中国的大豆只剩 1800 吨,还不够当年一艘货轮的量,前阵子可是一周就能卖 7 万多吨呢。 更糟的是猪肉,销量直接跌了七成多,仓库里堆着的大豆都快发芽了,农民们的拖拉机停在 barn 里锈得都快动不了,这哪是施压啊,分明是给自己人捅刀子。 克林顿记得 1999 年跟中国签入世协议时,商务部的人算过一笔账:对华贸易能让美国每个家庭每年多赚上千美元。 果不其然,后来那些年,美国的波音飞机、福特汽车顺着太平洋航线往中国运,中西部的农场主们跟着中国的餐桌需求扩大种植面积,连带着农机厂、港口都忙得热火朝天。 他当年在国会听证会上拍着桌子说 "合作比对抗划算",现在看来一点没错 —— 中国从当年需要美国技术的国家,变成了能造出自己的大飞机、高铁的科技大国,而美国农民却在为找不到买家发愁。 最让他唏嘘的是,美国大豆协会早就说了,中国买走了美国六成的大豆,这市场哪那么好找替代的?特朗普以为加关税就能拿捏中国,结果人家转身找了南美农场主,自家粮仓却堆成了山。 电视里中国士兵的钢枪闪着寒光,克林顿突然想起当年签署 PNTR 法案时的场景,那时他说 "这不是施舍,是明智的投资",现在这投资回报清清楚楚摆在眼前 —— 只是有些人偏要把到手的红利换成仓库里烂掉的大豆。 关掉电视前,克林顿给特朗普留了条短信,就一句话:"小子,你看清楚了,这世界早变了,硬拳头打不着别人,只会砸了自己的饭碗。" 窗外华盛顿的夜色正浓,可太平洋对岸的朝阳已经升起,就像那些被关税政策耽误的商机,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