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当年各国把奥运会当金字招牌抢破头,现在却成了躲都来不及的烫手山芋。中国说不申办

当年各国把奥运会当金字招牌抢破头,现在却成了躲都来不及的烫手山芋。中国说不申办 2036 年奥运,哪是什么低调,分明是把一本明明白白的账本拍在世界面前:办奥运不是搞面子工程,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咱不干。 就说北京那届奥运,鸟巢、水立方这些钢铁大家伙当初花了四百多亿才立起来,看着风光无限,可赛后每年光维护费就得吃掉上亿人民币。 这些钱够给多少社区装健身器材?够修多少所学校的操场?里约热内卢更惨,2016 年奥运场馆刚办完赛事就成了废墟,跑道长草、座椅发霉,当地政府连拆除的钱都掏不出来,活生生把体育圣地变成了城市伤疤。 再看东京奥运会,当初喊着 "节俭办赛" 的口号,结果预算从 7000 亿日元一路飙到 16440 亿日元,相当于 154 亿美元,直接创下夏季奥运会最贵纪录。新冠疫情一来,空场比赛让 900 亿日元门票收入打水漂,最后东京都政府、日本中央政府和奥组委三家分摊账单,这笔债恐怕比福岛核废水还难排干净。 现在国际奥委会改口喊 "可持续发展",要求少建新场馆、多利用旧设施,说白了就是没人愿意接盘当冤大头了 —— 以前是逼着申办城市砸钱建新场馆撑场面,现在能找到个愿意兜底的就谢天谢地。 想想多讽刺,曾经申办奥运得靠拼场馆数量、比投资规模,现在洛杉矶、巴黎这些城市能拿到主办权,靠的不是竞争而是协商。 不是大家突然不爱体育了,是各国都算明白了一笔账:办奥运就像买辆豪车,买车钱只是小头,每年的保养费就能拖垮普通家庭。北京鸟巢赛后改成冰雪乐园、水立方变身水上乐园,已经算是运营得不错的案例,但就算这样,上亿维护费还是得年年掏,这钱要是花在社区健身中心上,老百姓能得到多少实惠? 中国不申办 2036 年奥运,不是没能力,而是看透了这场游戏的本质。 当年西方媒体嘲笑北京 "花钱太多",现在看看东京的负债、里约的废墟,谁在打肿脸充胖子一目了然。国际奥委会嘴上说要 "可持续",可真要申办国省钱,又会嫌弃场馆不够档次。 这种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要求,中国才不上当。 说到底,奥运会的光环早就褪色了。当年各国争着办,比的是排场和面子;现在中国不办,比的是清醒和务实。 把养场馆的钱花在民生上,把搞大型赛事的精力放在全民健身上,这种算清账本的理性,可比硬撑着办奥运的虚面子值钱多了。你说这奥运会,现在谁还敢随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