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定不再使用美国港口,并向特朗普政府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升78%,既然特朗普坚持征收港口费,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使其无法获得相关收入,同时强调中国市场并非唯一选择且具有战略灵活性。 特朗普政府今年这波操作可真是把单边主义玩明白了,先是借着各种由头对中国加征关税,合计起来都快翻倍了,转头又盯上海事物流领域,非要给港口费加码。 中方这次干脆利落,直接宣布不再用美国港口,还针对性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到78%,说白了就是你敢乱收费,我就敢让你赚不到这份钱。 要知道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每年处理的中国商品价值就高达1300亿美元,这两个港口承担了全美国35%的集装箱货物运输,其中超过一半的业务都和中国有关联。 就拿洛杉矶港来说,过去多年来中国货物一直占它总吞吐量的60%以上,长滩港更是高达69%,可以说中国货船就是这些港口的“金主”。 现在中方宣布不再使用这些港口,等于直接断了它们的主要财源,港口的起重机停了,卡车司机没活干,仓库空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其实这种单边加费的做法,特朗普政府早就试过。 2018年他们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当时中方立刻反击,对美国的大豆、汽车等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结果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大豆对华出口从122亿美元一下子跌到31亿美元,种植面积减少了15%,政府不得不拿出200多亿美元补贴农民,但农民们都说宁愿要市场也不要补贴。 现在特朗普又在港口费上故技重施,可中国早就不是七年前的样子了。2025年4月美国刚宣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中方马上就打出组合拳,不仅加征关税,还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把涉事企业列入黑名单,暂停部分美国农产品进口资质,这些措施都是经过精准计算的。 这次最高78%的税率,比2018年最高25%的税率高出一大截,针对性更强,专门瞄准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产业,就是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乱收费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完全有底气说不。过去这些年,中国早就不是只盯着美国市场的国家了。2023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已经达到6.41万亿元,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对美贸易额只有4.67万亿元,还下降了6.6%。 这意味着就算少了美国港口,中国货物可以直接运到越南、泰国这些东盟国家的港口,再通过当地的物流网络分发,成本可能还更低。 这些年中国在海外建了不少港口,比如在非洲刚果(布)援建的黑角港,专门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难题,能停靠大型货轮,这样的港口在中国“一带一路”沿线还有很多,它们都能成为美国港口的替代选择。 中国和东盟国家签了RCEP协议后,货物通关更方便,2023年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已经占中国总出口的27%,这些都让中国在贸易中有了更多选择。 美国这边可就没这么轻松了。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不仅靠中国货物赚钱,还支撑着美国内陆的物流网络,从港口到芝加哥的铁路,再到中西部的仓库,多少人的生计都和这些中国货物有关。 现在中方把货运到加拿大温哥华或者墨西哥曼萨尼约港,再通过陆路运进美国,虽然多了一道手续,但避开了美国的高额港口费,反而更划算。 2018年贸易战时,美国大豆农民失去的中国市场,很快就被巴西农民占领了,现在美国港口如果失去中国业务,周边国家的港口正等着接这笔生意。 特朗普政府可能以为中国离不开美国港口,可事实正好相反。中国每年进出口货物那么多,早就建立了多元化的物流通道,从北极航线到中欧班列,从东南亚港口到非洲码头,形成了一张全球物流网。 这次反制措施不仅是针对港口费,更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反对单边主义的态度。以前美国总觉得自己掌握着贸易的主动权,想加税就加税,想加费就加费,可现在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你敢破坏规则,我就有能力让你付出代价。 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从农民到港口工人,最终都会感受到这种政策的后果。 就像2019年美国政府给农民发160亿美元补贴时,农业组织说的那样,补贴只是权宜之计,失去的市场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回来的。 现在美国港口面临的就是同样的问题,一旦中国货物找到新的通道,再想吸引回来可就难了,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公平和稳定,谁也不愿意和动不动就乱收费的伙伴长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