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内斗变团结?郝赵二选一,党魁之争走向明朗 最近台湾政坛的戏码,真比连续剧还精彩!国民党主席选举本以为要上演"群雄逐鹿",没想到郝龙斌和赵少康这两位大佬突然达成默契,要"二选一",蓝营内部的紧张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不少。 事情要从朱立伦"交棒"说起。这位前任党主席在成功"反恶罢"后,态度特别坚决,表示要让位。本来呼声最高的卢秀燕却婉拒了,说她要专注台中市长的本职工作。这下可好,党内一下子冒出9位候选人,搞得跟"三国演义"似的。 但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郝龙斌和赵少康这两位"老朋友"突然达成共识。郝龙斌在记者会上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番表态很接地气,也呼应了国民党要正视两岸关系的呼声。赵少康则表示,如果朱立伦、卢秀燕和郝龙斌都不选,他才会出来。两人还说好,最终只有一人参选。 这背后其实有深意。国民党内部一直在纠结"蓝白合"问题,郝龙斌和赵少康都是"蓝白合"的积极推动者。郝龙斌拜会了"造王者"吴伯雄,还公开声援柯文哲,明显是在为"蓝白合"铺路。赵少康更是"战斗蓝"的发起人,他支持"蓝白合"的立场很明确。 我查了下数据,这次党魁选举的胜负关键在于两大票源:军系票源约5-7万票,地方派系票源约8-10万票。郝龙斌能同时获得军系、本土蓝和"战斗蓝"的支持,确实成了各派系的"最大公约数"。 更让人欣慰的是,张雅屏主动退选,他说"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这可不是退缩,而是另一种担当。国民党需要的是团结,不是内斗。 现在的局面是,郝龙斌成了蓝营内部最可能的党魁人选。他若当选,首要任务就是推动"蓝白合",为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大选做准备。过去几次选举都因"不合一"而落败,这次能避免内耗,对蓝营来说真是个好消息。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郝龙斌能成为蓝营的"救世主"吗?国民党这次能否真正实现"蓝白合",为2026年选举打下基础?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赞关注,一起探讨台湾政坛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