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钱惹的祸!”湖南岳阳,一老人去世前留下遗嘱,70%的现金归同居的未婚妻所有,剩下的归女儿,不料,得知遗嘱内容的女儿不服气,直接把父亲生前女友告上法庭,要求重新分配遗产,法院判了! 这起家庭遗产纠纷案发生在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一位老人在去世后,其生前留下的一份遗嘱引发了女儿与父亲同居十余年女友之间的激烈矛盾。 根据遗嘱内容,老人将其存款的70%以及死后的丧葬费用、工资补贴等全部留给与其同居10余年的女友,而女儿仅能继承剩余30%的存款,这样的分配方案让女儿无法接受,她认为这份遗嘱无效,遂将父亲的女友起诉至法院,要求重新分配遗产、抚恤金等财产。 法院经审理查明,这位老人早年丧偶,与女儿关系并不十分亲密,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里,老人与一名女子同居生活,两人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一直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相互扶持。 老人临终前,通过微信方式立下遗嘱,明确表示将自己的财产主要留给陪伴自己晚年的女友,然而,这份通过微信传递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案件争议的焦点之一。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遗嘱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查,遗嘱可以采用自书、代书、打印、录音录像、口头等多种形式,但每种形式都有相应的法律要求,对于微信遗嘱这种新兴形式,法院认为。 虽然微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即时通讯软件,通过微信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愿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但当这些通讯信息涉及遗嘱等重要法律行为时,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 最终法院作出如下判决:老人的存款按照其遗嘱意愿进行分配,70%归同居女友所有,30%归女儿所有,但丧葬费用由实际支出人凭票据报销,抚恤金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获得。 这一判决既尊重了死者生前对个人财产的处分意愿,又维护了法律对非遗产财产的明确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个人财产权和家庭伦理的双重保护。 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老人选择将大部分财产留给陪伴自己晚年的女友,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女儿未尽到赡养义务,而女友却照顾了老人十多年,获得更多财产分配也是情理之中。"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虽然遗嘱是老人真实意愿的体现,但女儿作为直系血亲,完全被排除在主要财产分配之外确实有些不妥,法院将抚恤金判给女儿是合理的,这部分钱本来就是给家属的补偿。" 这起遗产纠纷案折射出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财产分配的敏感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非传统家庭结构日益增多,如何平衡法律规范与个人意愿、家庭伦理与情感需求,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2025年9月10日
猜你喜欢
柴桑大姐出手,许妈案子有戏!柴桑大姐出手确实让案子有了新动静一位退了
2025-09-11
炸弹聊娱乐
新动态:新规定来了,顶格可不止十个啦!今天柴桑大姐直播时给大家讲述:现在维权赔
2025-09-10
静雅橘园染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