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无锡新传媒
白露至,秋味浓,温润清补的应季食材成为市民餐桌的新宠。近日,惠山区玉祁街道黄泥坝村的鲜嫩莲藕、宜兴市太华镇桥涯村的富硒百合相继迎来丰收,新鲜上市的两大养生佳品,为锡城百姓的餐桌又添鲜润滋味。
走进黄泥坝村的莲藕基地,连片的荷叶层层叠叠铺展在水面,微风掠过,清甜的藕香扑鼻而来。田埂间,藕农们身着防水服,熟练地在淤泥中穿梭。高压水枪冲刷之下,一根根白白胖胖的莲藕从泥中显露,“乘着”浮板被一趟趟运往岸边的小货车上。
“今年种了60多亩莲藕,现在正是集中上市的时候,每天能采收约3000斤。”种植户谢中平指着堆积如山的莲藕说,立秋到中秋节前后是吃藕的最佳时段,不过今年受天气影响,产量略有下降。“6月份温度偏低拖慢了前期长势,入夏后持续高温又让莲藕暂停生长,亩产量预计在2000斤左右,比去年少了五六百斤。”尽管产量下降,但谢中平对莲藕品质依然信心十足,“我们保证了肥料和水分充足,荷花开花后特意把水深增加了5厘米左右,不影响结藕品质。”
据了解,黄泥坝村种藕已有十多年历史,随着种植技术升级,采收期从端午前后延长至来年5月,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目前,这里的莲藕批发价每斤2~3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元多,高性价比让其成为市场热门之选。
另一边,宜兴市太华镇桥涯村的富硒百合也迎来采收高峰。作为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桥涯村耕地土壤硒含量均值达0.53毫克/千克,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饱满鲜润、自带硒元素的优质百合。在种植基地里,农户们小心翼翼地拨开土壤,将裹着泥土的百合挖出,轻轻抖去泥沙,洁白厚实的鳞茎便展露出来。
“我们村种了13亩富硒百合,受今年夏天高温影响,亩产量略降,约2100~2200斤,但品质一点没打折扣。”桥涯村委会副主任王勇介绍说,村里种的百合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从选种到田间管理全程精细呵护,以宜南山脉竹海间的弱碱性山泉水灌溉,不使用催熟剂等化学药剂,确保百合自然积累养分,种出的百合无论是清炒、炖汤,还是煮甜汤,都清新微甜、粉糯绵密。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桥涯村采取精品种植、分级销售的模式,将百合分为3~3.5两、3.5~4两、5两以上三种规格,其中3.5~4两的5斤箱装统货售价140元,8枚4~4.5两圆润饱满的精品礼盒装售价145元。自8月下旬上市以来,已接到龙希国际大酒店、太湖饭店等高端酒店订单5000多斤,与“朝阳到家”平台达成合作,还销往上海、北京等地,让更多消费者更方便地购买地道的富硒百合。
眼下,无锡市场上的莲藕零售价因品质不同为每斤3~6元,普通百合每斤20~25元。富硒百合因品质优良且含天然硒元素,价格在每斤30元以上。朝阳农贸市场里,售卖地产农产品的摊位前格外热闹,市民们争相选购莲藕和百合。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