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突发俄罗斯无人机飞越波兰领空奔袭乌克兰期间被波兰防空击落一事,然后有人可能就认为,北约集体防御第五条将被激活,更有甚者认为,这有可能引起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等等。 但事情真的有说的那么严重吗?我看未必,甚至可以讲,这有点杞人忧天! 首先要知道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说的是什么,只有清楚了解该条的全部内涵,方能准确作出判断。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通常指的是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全文是这样的: “缔约方同意,在欧洲或北美对其中一方或多方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所有缔约方的攻击,因此,缔约方同意,如果发生这种武装攻击,缔约各方都应行使《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承认的独立或集体自卫权,将协助被袭击的一方或多方,立即单独并协同其他各方采取其认为必要的行动,包括使用武力,以恢复和维持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 任何此类武装攻击及其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应立即向安全理事会报告。当安全理事会采取必要措施恢复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时,此种措施即告终止。” 具体而言,北约成员国在任一北约成员国受到武装攻击而行使集体防御条款它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其中有两点很重要,也给了各成员国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第一点,北约成员行使独立或集体自卫权时,他们采取的行动是什么样的行动?大家注意了,这是“他们认为必要的行动”。换言之,只要某个北约成员他们自己认为是“必要”就行,行动决定权在各成员国手里。那么,我口头遣责入侵算不算是“必要的行动”呢?发个声明又算不算呢?我道义上支持被入侵的成员国(但就是不行动)又算不算呢?所以,第五条其实操作空间是很大的。这是一点,大家要明确,不是说一提到北约第五条就觉得,唉不得了了要打起来了。其实并不是! 第二点,北约成员国如果要行使第五条的集体防御条款,那么按照规定,北约是要将即将采取的一切行动措施报告安理会的。虽然这一款说的也不是很明确,且有些模糊,是事前报告还是事后报告,还是说同时报告,都没有明确,但是,这个报告程序是明确规定的,北约得将相关情况报告安理会。 综上所述,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其实并不是某个成员国想启动就启动,它不仅要评估入侵是否符合第五条规定的所谓“武装攻击”,而且还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这个限制不仅来自北约各个成员国的独立决定,而且还来自向安理会的报告程序。 所以,尽管俄罗斯无人机飞越波兰领空奔袭乌克兰,但如果它没有攻击波兰的目的,只是抄近路“借道”波兰,那么理论上也不是构成第五条规定的对北约成员国的“武装攻击”,顶多也就算侵犯波兰领空主权,也就启动不了第五条的集体防御条款。因此,对于这个事件,我认为离启动北约第五条还很远很远!再说了,北约大概率也不会,甚至说不敢启动这一条,所以,不必多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