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行业盘点:主动权益“牛基”焕新,上轮顶流为何难续辉煌?

随着A股市场节节走高,权益类基金净值也水涨船高,近一年来主动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明显。据wind统计,截至9月5日的最近一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的算术平均收益率达到了47%以上,有238只收益率超100%,其中7只收益率超200%。

细看本轮行情中的牛基名单可以发现,上一轮牛市行情中(2019年-2021年)的顶流基金经理及其管理的代表性基金产品多已不见踪影。在结构性行情持续上演的市场中,他们管理的产品近一年收益率有所分化,处于医药等顺风赛道的产品表现较好,但大多数产品表现惨淡,部分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最低收益在10%以下。

多数“顶流”无缘收益榜前排

从近一年业绩表现看,上一轮牛市中的顶流基金经理以及他们管理的代表性产品,大多数无缘本轮行情的牛基榜单,且诸多产品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在上一轮牛市中,被称为行业首位主动权益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经理张坤(易方达基金),“最被散户偏爱的主动基金经理”刘彦春(景顺长城基金),以及广发基金的刘格菘、富国基金的朱少醒、睿远基金的傅鹏博、兴证全球基金的谢治宇、银华基金的焦巍等等……他们管理的产品在近一年的行情中收益率表现大多跑输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水平。

Wind数据显示,上述多位基金经理单独管理、与他人共同管理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合计有27只,截至9月5日的最近一年,仅有10只基金的收益率跑赢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算术平均收益率。傅鹏博、谢治宇、刘格菘管理的部分产品收益率在60%以上。

表现最为落后的是银华基金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A,近一年收益率不足10%。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收益率约28%,刘格菘单独管理广发双擎升级A、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收益率约为41%,小幅跑输行业平均水平,他单独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广发科技先锋收益率则为52%,略微跑赢。

整体来看,上述27只基金中,剔除一只成立于2024年基金以及谢治宇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外,另外25只基金的净值最高点都仍然齐齐停留在2021年,即:尽管上证指数已经创了10年新高,但这25只基金仍然没有超越上一轮牛市中创下的净值高点。换言之,如果投资者是在上一轮牛市中买入这些基金,到目前仍然有可能亏损。

如果说熊市行情中的大幅亏损还能归咎于市场处于“逆风”期,那么在本轮上涨行情中明显跑输同类平均水平,就不得不令人深思背后的原因了。

多因素致顶流优秀业绩难再续

为何顶流基金经理们多数在本轮行情中“掉队”?从业内观点来看,管理规模、投资风格与市场风格错位、基金管理人“造星”式发行与营销等成为这些顶流基金经理一蹶不振的重要影响因素。

首先被提及的因素是管理规模过大导致的调仓困难。这些基金经理在上一轮牛市中凭借较为出色的业绩获得了大量资金追捧,例如易方达基金张坤的管理规模由2020年年初的300亿元左右升至当年末的1255亿元;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等三只基金包揽了2019年权益类基金的收益率前三,其管理规模也由当年初的不到百亿升至800亿元以上。

管理规模短期激增、且规模过大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是一个考验,这些基金经理也是第一次接手大规模的资金。一方面是调仓困难和调仓灵活性的下降:大规模基金持仓股票数量多、单只股票占比低,既对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且调仓时也需买卖大量股票,容易推高买入成本或压低卖出价格。另一方面则是收益被“平均化”:为容纳更多资金,基金可能被迫投资大盘股等相对低收益的资产,拉低整体收益。

如果说调仓困难是客观因素,那么是否进行调仓就是更为主观的问题了,涉及到基金经理的投资信仰与能力圈。张坤的成名与消费尤其是白酒息息相关,翻看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就可以发现,他的前十大重仓标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市值的个股,其中白酒股占比往往过半。2020年申万白酒行业全年总市值加权涨幅超110%,但近一年白酒涨幅仅12%,风格上,表征小盘风格的国证2000指数近一年涨幅达到了65%以上,大幅跑赢大盘风格。与市场风格的错位无疑也是部分基金经理掉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主线轮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投资信仰、投资能力与市场风格的变化,或许是基金经理们需要更为重视的问题。

相较之下中欧基金的葛兰这一次则在顺风的赛道上,其管理的规模约80亿元的中欧医疗创新收益率要明显高于规模超300亿元的中欧医疗健康,后者近一年收益率约为49%,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前者重仓持有了港股创新药,而这是近一年行情中弹性最大的赛道之一;后者则仅能投资于A股。整体来看,中欧医疗创新最近四个季度资产规模变化不大。

此外,在上一轮牛市中,随着这些顶流基金经理受到追捧,基金公司和渠道也开始趁着市场火热做营销发新品,资金多在相对高点进入,随之而来的热门赛道的估值与业绩双杀不仅伤害基金的业绩,更伤害基民的信赖与情感。如今,随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费率改革、降本增效的行业大势叠加公募“去明星化”的监管要求,行业也日益明确靠“造星”获得的规模难以长久,守护持有人利益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熊英英红星新闻记者李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