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膜都”太湖:从无中生有到集群成势

大皖新闻讯每天,当你打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时,面对贴在屏幕上的一层保护膜,殊不知很多都来自皖西南的太湖县。自2009年金张科技落户以来,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从一家企业落户的"机缘",经过十六年精心培育,使这个当年区位、原材料、市场等功能膜产业发展要素都不占的山区县,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国膜都"。

9月9日至10日,大皖新闻记者随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会前集中采访团深入太湖县,探寻从"无中生有"到"集群成势"的答案。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会前集中采访团

上海来的"拓荒者"

当今社会,LED光源帮助人们演绎着一个多彩的科技生活,但高能量的蓝光带给眼睛极大伤害。如何将保护膜从保护设备转换成保护用设备的人?太湖经开区"金张科技"通过多年努力,研发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从光源保护眼睛的JZT抗蓝光护眼膜。这张膜的背后,是膜材料专家施克炜创业的传奇。

施克炜,原是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的研究员,在从事研究的时候,他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把技术转化为产业创新。为了证明自我价值,1993年,施克炜离开了研究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从技术服务转型为技术研发。2009年,施克炜来到太湖县,成立了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电子电器材料的科技研发与创新,试图为全球的配套产品及用户,带来全新的科技价值以及体验。

当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设备,如何保护眼睛成为一个难题的时候,施克炜发现,之前的保护膜是保护设备的,现在应该要去转换成保护用设备的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施克炜决定涉足全新的领域光学膜。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却也硕果累累。据金张科技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国数亿人次用上防蓝光护眼膜。

功能膜是一类在光、电、磁、热等方面具有特殊功能的膜材料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功能膜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简单来讲,它是一类在光、电、磁、热等方面具有特殊功能的膜材料。

走进安徽富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5毫米的光学胶,40余条现代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据安徽富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寒介绍,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OCA光学胶已成功进入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供应链,成为国内少数实现高端胶粘材料进口替代的新材料企业之一。

据介绍,富印新材拥有安徽、广东、天津三大技术中心,已荣获100多项自主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产品涵盖精密功能胶粘材料、精密功能膜材、精密功能泡棉三大系列,包括OCA光学胶、压克力胶带等1000多种型号,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等国民经济领域。

在安徽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据公司行政部经理方小应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的产品深度融入全球高端制造产业链。

泓冠光电成为世界级半导体零组件制造商

从"无中生有"到"集群成势"

据介绍,自2009年引进金张科技以来,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以年均超20%的增速扩张,2024年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11家,5亿元以上企业2家(金张科技、富印新材)。目前,功能膜新材料产业链上企业涵盖光学、绝缘、包装、半导体、医疗等多个领域,已形成"上游基膜、中游涂布、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产业链上游PI膜、PET膜等基膜及原材料生产企业6家,以强润新材、华强科技、方舟新材等企业为代表,其中强润新材引进德国全套生产线,填补高端PET基膜国产化空白;中游AB胶、OCA光学胶、偏光片离型膜、保护膜、绝缘胶带等涂布生产加工企业40家,以金张科技、富印新材等企业为龙头,金张科技的光学AB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富印新材的OCA光学胶进入苹果、华为、三星供应链;下游显示、电子、包装、医疗、特种设备等应用端企业54家,其中赛迈特光电的量子点显示模组、宏宇五洲的医疗注射器等产品技术领先,"材料-加工-终端"的全链集聚闭环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

据太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家侠介绍,截至目前,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上下游链上企业突破1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1家,1-8月,功能膜规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值33.72亿元,同比增长19.1%,功能膜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成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功能膜生产企业车间

擦亮"中国膜都"品牌

创新驱动破解发展难题,梯队培育壮大企业集群,平台服务优化产业生态。近年来,太湖县聚焦功能膜新材料领域,以创新为核、培育为基、服务为翼,走出一条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通过构建"企业主体+平台支撑+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太湖县目前建成功能膜检验检测中心等多个高能级平台,与皖维集团、省内外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金张科技防蓝光光学膜填补国内空白,富印新材实现功能膜基础材料国产替代。2024年功能膜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82%,累计专利授权409件,通过"熙湖英才"计划引进省级产业领军人才近百人,为产业创新注入动能。

为梯队培育壮大企业集群,通过实施"专精特新+上市培育"体系,已培育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现有上市企业2家,金张科技、富印新材等后备企业扎实推进上市工作,形成梯次分明的上市企业队伍。

除此之外,该县通过平台服务优化产业生态,依托经开区打造"一区多园"模式,整合面积868.53公顷,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双招双引,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外出对接企业56家。高规格举办产业论坛,成立膜产业协会,建立"妈妈式"服务机制,解决企业诉求410条,兑现惠企资金超2000万元。

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