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她欠下了太多”——“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的这份愧疚,终其一生都没能解开。 1967 年 6 月 17 日,氢弹爆炸的喜讯让全国沸腾,于敏兴奋地要买烤鸭庆祝,妻子孙玉芹却不解:“氢弹爆炸,和咱们家有什么关系?哪有多余的钱买烤鸭?” 他默默掏出钱,可孙玉芹心里装的全是家用开销,那顿本该有的庆祝,终究成了泡影。 作为中国氢弹研制的关键人物,几十年来,于敏对自己的具体工作始终对妻子讳莫如深,从未吐露半分。孙玉芹总觉得丈夫 “不正常”:不仅经常毫无征兆地消失许久,回来时也总是一副狼狈模样,胡子没刮、身上带泥,到家后就只顾着伏案写笔记,家里的柴米油盐、大小杂事,全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 她不懂丈夫的工作有多伟大,只知道默默缝补他带回的破旧衬衫,从不多问他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 —— 对她来说,家里的柴米油盐、孩子们的前程,比什么都重要。 直到 1988 年,于敏的身份才正式对外公布,孙玉芹这才猛然惊觉,与自己朝夕相伴的丈夫,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 “中国氢弹之父”。可这份荣光没给家里带来多少改变,于敏依旧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陪她。孙玉芹总翻着旅行手册,盼着能和丈夫一起出去走走,可这个愿望到死都没实现。 2012 年,69 岁的孙玉芹突发心脏病离世,她一生为家庭、为投身国事的丈夫耗尽心力。而于敏,这位为国家倾尽所有的英雄,从此便被无尽的愧疚紧紧缠绕,再也没能解脱。 自孙玉芹走后,于敏常常独坐在偌大的空屋里,凝视妻子遗照发呆,反复低语:“这一生,我对她欠下了太多。” 儿子搬过来陪着他,看着父亲整天被痛苦裹着,心里急得慌,却实在想不出该说什么来安慰。 2019 年,93 岁的于敏也离开了人世,他用一生的付出铸就了国家的辉煌,却永远没能弥补对妻子的亏欠。有人说,要是有下辈子,于敏肯定还娶孙玉芹,但他会不会还选择这条牺牲家庭的科研路呢?答案恐怕还是肯定的。 这是一段传奇的历史,也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凉。我们歌颂英雄的伟大时,更该记得:在那些耀眼的荣光背后,总有像孙玉芹这样的人,用平凡又坚韧的一生,为英雄撑起了最坚实的后盾。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