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0年,成龙来北京拍戏,被房产中介“洗脑”,购买的八套四合院,一共花费400

1990年,成龙来北京拍戏,被房产中介“洗脑”,购买的八套四合院,一共花费400万。成龙将此事告诉了朋友们,朋友们却纷纷嘲笑: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花那么多钱,买这么一堆破烂。 成龙本名叫陈港生,1954年出生在香港,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他爸妈在美领馆做事。他小时候调皮,父母把他送到戏剧学院学戏,那里训练苦,每天练翻筋斗、踢腿啥的,身上老是肿一块青一块。他跟一群小孩儿组了七小福,学京剧、武术,练得扎实。长大后,先在电影圈做替身,危险活儿都接,经常摔伤但咬牙坚持。70年代末,他拍《蛇形刁手》,里头动作灵活,观众开始注意他。接着《醉拳》出来,他演得像喝醉了似的打斗,票房不错,从龙套转主演。80年代,他自己导《A计划》,动作设计新颖,追车戏刺激,卖座。接着《警察故事》,他开车撞东西,真实感强,拿了不少奖。到1990年,他已经是国际级明星,片酬高,代言多,钱来得快,投资也开始试水。 成龙来北京拍片,房产经纪人找上门,说有老院子卖,每套50万。他去看了几处,院子旧,墙裂缝多,但有历史味儿。经纪人说这是文化东西,以后值钱。成龙觉得有道理,没多想就买了八套,总400万。那年头,这钱能在别处买好多新房。他告诉朋友,朋友们笑他傻,花钱买废墟。有人说不如买商品房实用,他没理,继续忙拍戏。经纪人带他过户,签字快。买完后,他雇人简单修修,但没住多久,因为冬天冷,厕所公用,不方便。他搬回酒店,但院子留着,没卖。朋友再提这事儿,还在嘲笑,说他被骗了,花大钱得一堆砖瓦。他耸肩,没争。 买下这些院子,成龙开始慢慢修,雇工人用料实,保持原样,加点现代东西。起初市场没动静,四合院不热门,大家觉得旧。几年后,北京房价涨,先是地段好地方,然后老建筑也跟上。成龙的院子位置不错,单套涨到几千万。朋友们不再笑,有人说早知道也买一套。他没卖,继续维护。跟文化单位合作,把几套改成展示地方,办小展览,游客来多,尤其是外国人,感兴趣中国传统。他找设计队,在一套加地暖、智能灯,环保设施,不毁原貌。这做法被别人学去,用在保护项目。 这些年,四合院成稀缺货,北京市场热,一套难求,价格上亿。成龙的八套现在值不少,他用一部分做拍摄地,纪录片、广告在那拍,收场地费,一年进账多。他没宣传,但大家知道后,说他不光投资,还布局文化。别人也买四合院,但他最早大规模弄,还运营好。朋友们现在感慨,当初看走眼,只见破砖,没见价值。他看重文化底子,不是炒房。院子变成文化点,吸引人来体验老北京生活。 成龙从小练武,拍片拼命,事业稳后,投资房产、古董。他买四合院是起点,后来在别处也收古建筑,修缮捐出。安徽有他的古宅捐给博物馆,展示用。北京这些院子,他一部分捐故宫修基金,一套是名人旧居,价值高。他用行动推传统建筑,让更多人懂。房产增值是副产品,主是文化传承。朋友们现在佩服他的眼光,早年嘲笑成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