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中方弃用美国港口,罚单已发往特朗普,最高增78%。既然特朗普要收港口费,

[太阳]中方弃用美国港口,罚单已发往特朗普,最高增78%。既然特朗普要收港口费,那就让他根本收不到,又不是只有美国市场才有业务以及不可放弃。全世界有机会的市场多的是,何必在欺负人的地方吊死呢?于是乎,这样的一幕就此出现:中国航运企业正在大幅增加其他地区航线,唯独缩减前往美国港口的航线。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特朗普拟对中国船只入美港口收费计划遭业界反对,外交部:立即停止错误做法)   美国率先出招,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一套针对性极强的港口收费方案,目标直指与中国相关的海运力量。   从今年10月14日开始,任何“中方运营或所有”的船只,甚至是“中国制造”的船只,只要驶入美国港口,就得面对逐年上涨的费用。   这个账单算得很细,不仅仅是中资运营的船收费要上涨,即便是非中资公司运营的中国产船舶,也逃不过,费用按净吨或集装箱数量计算,同样逐年加码。   当然,政策也给出了一个“出路”:只要你下单购买美国制造的新船,就能获得最长三年的豁免。这一切的背后,是想“去中国依赖”并“振兴本土造船业”的宏大叙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点骨感。美国在全球商用造船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想在短期内补上这个缺口,难度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出口和海运等行业的代表们在听证会上纷纷表示反对。他们担心,这笔费用最终会转嫁到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头上,同时也会打击美国自身的出口竞争力。   尤其是在LNG运输领域,美国目前严重依赖中国制造的运输船,给这些船加税,等于给自己的天然气出口加压,一旦俄乌停战,面对俄罗斯的竞争,这笔账就更难算了。   面对美国的策略性施压,全球物流网络迅速开始了适应性重构。在费用政策正式落地前,许多航运企业,特别是中资班轮,已经主动调整运力和航线,减少对美国港口的暴露。   亚美航线出现了停航和“空班”现象,不少公司干脆把运力转投到了亚欧、亚拉美或是亚洲区域内的航线。毕竟,面对高昂的费率,直接去美国的边际收益大幅下滑,“弃用”成了一个理性的商业选择。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种“绕行口岸化”的方案正在浮现。比如,船只可以先开到加勒比海等中转枢纽卸货,再由不受限制的船只完成最后一段到美国的运输。这一折中办法,也是一种巧妙的规避。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布局,在拉美、中东、非洲等地投资码头和物流资产,一个更加分散、多极化的全球主航路图景,正在慢慢展开。   当然,中国的应对不止于海运层面的灵活闪避。在贸易规则领域,一场“以规则对规则”的反制也精准出手。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一种高端光纤产品作出了反规避裁定。   这场“针尖对麦芒”的博弈,正把全球贸易带入一个新阶段。谁能把算盘打得更精,把链条接得更长,把网络织得更活,谁就能在这场长赛道的规则对冲中跑得更稳。   一个更加复杂但也可能更具韧性的全球贸易新秩序,或许就在这样的反复较量中逐渐成型。